电话支付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又一个业务增长点,那么固话支付在电话支付中拥有哪些优势?如何拓展固话支付业务?为此,本报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王林林老师。
据悉,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计划把手机变成具有完全功能的信用卡,而早在去年,DoCoMo就已推出了手机兼有电子信用卡的功能,允许用户进行小额支付。同时,近日深圳网域开通了ebilling电话支付购卡途径。电话支付成为了支付业务市场上的新亮点,为了解固话支付业务存在的优势及其所具备的市场发展空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王林林老师。
记者:据专业人士预测,电话的小额支付将在公共事业费用缴交、购买保险、缴交通信话费、彩票投注购买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王林林:电话支付业务市场必定会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一个业务增长点。这既是未来电子商务模式、消费模式的需要,也是电信运营商自身转变服务内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开拓新业务增长点的需要。
就现实而言,ChinaMobile的“Monternet”与中国联通的“联通在信”两个主打的业务品牌,实际都实现了电话支付功能且经营效果显著,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现有的手机支付主要针对电信增值业务运营商展开,服务对象有限;其二,支付所获得产品主要是无形的信息服务,不涉及有形的产品,没有脱离信息消费的范围;其三,支付的金额较小,几乎没有一次性大金额的支付。
移动电话为信息消费的小金额支付打开了电话支付之门,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商务模式、消费模式将越来越体现融合性,而且,融合的范围将越来越广。就电信而言,必将经历企业内部的业务融合到信息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再到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电信运营商与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能共同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从而解决信息流问题,也必将能搭建一定条件上的资金服务平台,甚至可以通过和金融机构合作,扩大支付平台的服务范围,从而更好的解决资金流的问题。电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单纯的从通信这个角度来理解了,它所具备的网络优势、终端控制优势、规模性的客户优势为其开展电话支付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记者:除了手机支付以外,固话支付也在各地掀起,您认为固话支付有哪些优势?
王林林:与移动电话相比,固话支付的优势表现在:固定电话的申请是与消费者的地理位置相关的,消费者申请固定电话时登记的个人信息比移动电话要真实可靠,同时还具备完备的缴费信用记录。固定电话号码的分布是有地区性规律,身份可追溯,一旦发现利用电话支付等方式进行违法活动,很容易进行侦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作用,也相应的提高了固定支付的可信度。固定电话占用专线,不会像移动电话那样容易丢失,而且,也较少出现盗打情况,可以打消电话支付者的担忧。电信通过自建增值业务平台,能充分发挥主叫号码与网络优势,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将主叫号码、用户身份和控制密码进行捆绑,保证数据接收端的安全。另外,固定电话支付与互联网消费的联系远比移动通信密切,这保证了它潜在的巨大市场。
记者:您对开拓固话支付业务有何建议?
王林林:电信运营商应该把固定电话支付业务作为一个重点业务进行系统的开发,针对固话在信用凭证、消费者信息录入、技术安全、与宽带的捆绑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寻找业务亮点,固话支付可以将“融合服务”、“安全保障”作为主打的经营理念。
当前,固话支付市场还处于发展的萌芽期,还有众多的关键因素制约着业务的开展,需要电信运营商逐步解决。从消费者角度,固定电话支付是个新事物,消费者对此从认识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要让消费者养成使用固定电话支付的习惯,需要电信运营商长期坚持不懈的市场培育。
对此,运营商可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首先提供与大众消费密切相关而又对及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的业务,例如公共事业费缴付、银行卡帐户查询、天气预报、电子票务、卡类充值等业务,在这些业务开展基础上再开拓其它业务。从合作者角度,电信运营商在固话支付方面同样面临着打造产业链的任务,固话支付发展初期可以由运营商自身完成资金流,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必将成为趋势。如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建立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是业务开展的核心问题。
除了银行机构,运营商与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因为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内容。从终端角度,目前固定电话的功能肯定不能满足未来作为支付终端的需要,要实现固定电话与POS机功能的结合,在保证固定终端具有的来电显示、SMS、通讯录、记事本等功能外,要增加相应的支付功能,丰富终端应用。
从安全角度,技术上保证固话支付信息的输入、传输、接收各环节的安全,制度上要完善信用制度,在消费者、商家与银行之间搭建一座信用安全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