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咨询中心崔纪平教授在ChinaMobile增值市场研究报告中透露,“目前企业的运营情况是,51%赢利,44%亏损,另外5%处于赢亏平衡状态。”
报告还透露,SMS业务收入占整个增值收入业务的70%,远远高于其他业务的收入。崔纪平表示,SMS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实际上,与运营商合作排名前10%-20%的SP赚到了超过80%的收入,其余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5年来SP数量急剧增长,但规模极不均衡。”
据了解,“大多数”主要是指中小SP企业,这些企业是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辉煌时的产物,他们的命运走势值得关注。
中小SP企业走近夕阳
伴随着移动运营商进入门槛的提高以及对SMS业务监管力度的提升,众多中小SP企业已朝不保夕。所谓与大型SP企业在业务上进行竞争,也已经变成笑谈,有些企业甚至沦落到依靠网关封闭原始业务量去冲击MO的上行量的窘境。
据悉,尽管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已呈现多样化,但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几乎都集中在SMS业务上。分析人士指出,与彩信、WAP、GPRS、JAVA业务相比较,SMS业务是发展最快、赢利能力最强的业务,被业界看好,而其他的增值业务则成了“丑小鸭”,几乎无人问津。同时,SMS业务也是中小SP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业务,许多小SP企业是以此成长起来的,并且把该业务作为追赶领先企业的“救命稻草”。
记者向位于石家庄的一家小型SP企业了解情况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前两个月该企业的客户数量下滑幅度较大,但目前已经趋于稳定。他指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因是各企业主体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由此带来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他同时指出,SMS业务增长速度放缓也是造成企业目前身处困境的重要原因。
该人士没有提到ChinaMobile提高门槛,以及ChinaMobile新的分成方案等问题。事实上,在ChinaMobile新的分成方案实施后,企业与ChinaMobile实按50:50比例进行利润分配,企业利润锐减1/3。
“中小SP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务、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自然无法拥有市场的话语权。”中国信息产业研究工作室咨询顾问蔡光禹向记者表示,SP企业只有做大,拥有的机会才会更多,比如空中网、滕迅公司。
脱困无方
中小SP企业能否顺利过关还是未知数,但这些企业已经开始筹划脱困之道。那位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在做好SMS业务的基础上,将发展地方资源与营销渠道,做出自己的特色业务。
另外,空中网董事长兼CEO周云帆曾指出,SP企业要成功需经过四道门槛。第一个门槛是牌照,这需要公司有一定的实力。第二个门槛是SMS技术,并有特色的产品。第三个门槛是资源门槛,SP企业必须取得版权或者是资源才能去运营。第四个是营销门槛,不同的公司需要不同的营销手段。但对于当前的中小SP企业而言,这四个条件可望而不可及。
此外,部分国际电信运营商已经登陆中国,它们给国内SP企业设置了更高的准入门槛,国内众多中小SP企业被拒之门外。日前记者获悉,一家韩国移动增值服务商于近日落户北京,其业务将在明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该公司总裁表示,将选择与本土SP企业合作的形式推出全新业务。因此,国内中小SP企业将同时面对市场、政策以及来自国外同行的多重压力。
亟待理顺的关系
“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还处于成长期,SP企业出现的困难或许只是一时的。”蔡光禹认为,电信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互相配合,以保证整个增值业务市场的良性发展。他指出,要实现增值业务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行业规范,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无序现象。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立法,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所管理咨讯部副主任郭顺义则认为,目前的增值业务市场缺少“共赢”的盈利模式。他指出,基础电信运营商既为SP企业提供网络资源,又自己开展增值业务,势必在某些增值业务领域,出现SP企业、虚拟运营商、基础电信运营商竞争的情况。而基础网络运营商往往可以借助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此时的SP企业处境就极为尴尬。
他认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应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合作伙伴长期的利益保证。如韩国SKT在开展移动数据业务时,采取的收入分成方式是:自己拿10%,合作伙伴拿90%。合理的分成方式,吸引了大批的合作伙伴与SKT共同做好移动数据业务。同时,国家应给予虚拟运营商准生证,虚拟运营商是增值业务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