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又译:《反恐24小时》)第四季终于在5月23日在美国播毕,主人公杰克·鲍尔(JackBauer)在该季的“下场”终于交代清楚,让众多“《24》迷”放下了心头大石。两个小时的结局篇吸引了1300万观众收看,只比开季最高收视——平均1540万观众稍低。一直关注该剧的中国观众看到故事末段时,情绪愈发激动,原因是从倒数第五集开始,该剧不断以中美关系开涮,“妖魔化”中国的情节不断出现。据悉,因引进版权问题,正在热播该剧的明珠台并不打算对剧情进行删减。曾经播出《24》第一季的南方电视台表示,他们没有引进第四季的计划。
由于大结局是“反恐英雄”杰克·鲍尔在即将押往中国接受调查时神奇逃脱,网友预期,中美外交极有可能成为第五季主要的冲突线索。
“殉职”结局比较闷
《24》第四季开播以来,收视一直居高不下。开季时该剧竟击败了福克斯电视台的美国橄榄球联盟比赛,成为了福克斯公司的收视新王牌。在晚上8点到10点,福克斯连续播出了两集《24》,平均吸引了1480万观众观看,其中在晚8点播出的那集吸引了1540万名观众观看,创造了该剧的收视最高纪录。而长达两小时的结局篇,收视人数达到1300万。国外舆论普遍对第四季抱赞赏的态度,认为剧情紧凑、悬念环环相扣,虽不及第一季,但远超第二季和第三季。
第四季故事发展到第20集,CTU的情报显示,一名中国籍的核武器专家与阿拉伯恐怖分子偷窃的核弹有密切关系,于是杰克·鲍尔强行将躲在中国驻美领事馆的该核武器专家带走审问,过程中导致领事馆内发生枪战,总领事被领馆的警卫误杀,于是引发了中美两国之间在此问题上的外交冲突。而杰克·鲍尔也终因此事件受到牵连,美政府高官认为一旦鲍尔在逼供之下招出太多重要军事机密将导致国家威信陷入尴尬境地,因此派出秘密特工对杰克实施暗杀。杰克·鲍尔为了躲避灭口追杀,“假死”瞒过美政府,再次离开高危工作。
当杰克身边的同事陆续殉职,唯有他总是能逃离危机,可谓很好地体现着美国精神中“个人英雄主义”。对于主人公在第四季的结局,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比较闷”。可杰克隐居这一伏笔,为福克斯电视台将于明年1月推出的第五季剧集制造了开场背景。
明珠台不删减“中美”情节
《24》第四季一如既往,把恐怖分子设定为阿拉伯裔人,这次恐怖分子的头目哈比·马万的策划更加精心缜密。编剧这回极尽贬低他过之能事,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人进行一番妖魔化,其片面的编撰让人捧腹之余,更让中国观众感到不忿。
本周该剧在无线电视明珠台播到第三集。明珠台外事部表示,因为《24》是外购的剧情片,按照规定不能作出内容上的修改,而且目前来说,Hong Kong观众并没有对剧情提出投诉。而曾经引进播出《24》第一季的南方电视台表示,接下来暂时没有引进《24》的计划;即便是引进,也会根据广电部门的规定,不把这类剧集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