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言情剧《爱比恨多一点》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但从代理央视八套广告的央视未来广告了解到,这部“沪味儿”较浓的电视剧在上海收视喜人,但在北京地区却收视暗淡。
《爱比恨多一点》故事出自上海师范大学年轻女教师顾伟丽之手,因此,剧中多次涉及诸如“老太”、“窗门”这样的上海话。同时,该剧导演陈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所以剧中展现了不少上海里弄以及外滩的镜头。该剧与《抓住幸福不撒手》、《守望幸福》这样操着满口京腔的电视剧相比,可谓是遭遇水土不服。
究其原因,电视评论家霍勇指出,“沪味儿”剧能否被北京观众接受,关键还是看剧情。例如此前的《最后的棚户人家》也是一部典型的“沪味儿”电视剧,由于情节比较真实感人,因此,剧中诸如“阿拉”等上海称谓词都显得很自然。虽然《爱比恨多一点》中的上海方言不多,但却是表现这段爱情故事发生在上海的主要手段之一,再加上该剧的情节平平无奇,因此导致不少挑剔的北京观众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