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网球选手,身体内同样流淌着中国血脉,同样曾是中国网球界的骄傲,但她却为国人所不齿。
她是谁?她叫胡娜。
1、天才少女
胡娜,生于四川省,是四川人。
她的外祖父温岭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接触网球并且是网球专业人士、以网球比赛、网球教学为职业的那批人。
解放后的温岭一直执教四川网球队直至退休。
胡娜的外祖母杨渝君,则曾经是上海江南女子学校的篮球主力。
胡娜可以说是出身于不折不扣的运动世家,祖父母两人优良的运动基因也很好地在胡娜身上体现出来。
耳濡目染下,胡娜4岁就开始学网球的。
与同龄人相比下,她很早就被选上、进入省队——四川队。
得益于家族优良的运动基因和个人对网球生涯的抱负,身材出众的胡娜很快便在国内各级青少年赛场脱颖而出,15岁那年更是一举夺得全国青少年女单冠军。
在四川队,完全没有同龄人可以作为胡娜的对手,甚至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不过分。
她出众的技术很快就被国家队看中并被选上、进入国家队。
受限于经济水平,当时国内的网球比赛很少。
技术出众的胡娜,16岁就已经是全国甲组女单冠军。
没过多久,她更是拿到了亚洲女单冠军。
她的出色表现使她获得了前往美国比赛的机会,这也为她的“叛逃”埋下了种子。
2、外出叛逃
20世纪70~80年代正是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因此中美双方在各方面都有了频繁的交流与互动。
1979年年底国家队回访美国,胡娜作为新秀入选,观看了美网比赛。
现场的氛围、标准现代的场地、选手间精彩的表现…这些都极大地震撼了胡娜。
从小与网球“结伴”成长的胡娜或许从那时起,就在心中默默地许下心愿:
终有一天,我要成为职业选手参加大满贯!
之后,胡娜接连在墨西哥和美国参加了几项青少年赛事,先后拿到了白宫杯和弗吉尼亚杯冠军,为国争光。
她的技术也引得美国网球界内众多人士纷纷侧目。
从此之后,美国一些网球学院先后多次写信给中国网球协会,邀请他们到美国训练、参加比赛,邀请名单中就有‘胡娜’这个名字。
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于某些考虑,国家体委并没有同意。
直至1982年,中国女子网球队才再次前往美国参加网球联合会杯赛事。
这是自中国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身份后,中国女网第二次出国比赛。
中国队排出4名队员,分别是余丽桥、王萍、李心意和胡娜。
主教练是沈建球,由新人金恕担任领队。
首轮比赛,中国队十分顺利,以3比0的比分战胜日本队。
根据赛事的安排,中国队的下一个对手将是德国队。
正所谓“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命运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就在与德国队比赛的当天,胡娜却不见了!
教练和队员们寻遍酒店都不见胡娜的身影。
就在众人焦急之时,胡娜通过律师致电了组委会,声称自己很安全,并已寻求政治庇护。
少了一人的中国队不出意外地惨败给德国队。
次日,中国队便返回了旧金山。
3、轩然大波
胡娜擅自出走、寻求政治庇护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国内,掀起了轰然大波,
国内媒体纷纷以“中国体坛”、“最大的叛逃”、“叛逃”等字眼形容胡娜。
次日,中国领导人会见美国驻中国大使,指出胡娜事件的严重性,敦促美国政府从两国关系出发的大局出发,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次年,美国政府正式宣布给予胡娜“政治庇护”的身份。
1983年4月6日晚,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召开了特别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召见了美国驻中国大使,向他递交了中国外交部的照会,强烈抗议美国政府给予中国网球运动员胡娜所谓“政治庇护”。
胡娜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中国政府宣布停止执行1982年和1983年中美文化交流计划中尚未执行的全部项目。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也决定停止中美1983年双边体育交往。
其次是与胡娜同行的队友、教练以及上级领导:
国家队宣布主管男队的总教练张大陆、主管女队的副总教练沈建球、队员李心意3人的离开。
4、叛逃生涯
留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胡娜想象的如意。
因没有身份,胡娜最初的一年,不能参加任何国际比赛。
第二年胡娜获得“政治庇护”,可惜身患重病,休养了8个月。
第三年,胡娜从最低级别的赛事打起。
直到1984年,胡娜才终于打上美网赛事。
1985年是胡娜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一个赛季,她打进了温网第3轮——此前从未有中国人有如此成绩。
7年后胡娜宣布退役,结束8年职业生涯。
之后她搬到台湾,从事网球教练、比赛解说等工作。
再后来,就如人们熟悉的那样,回国办画展赚钱。
胡娜的名字又重回到大众的视线。
有的媒体是用“出走的运动员”形容她。
当时有好事者采访胡娜,问她出走的原因。
总的来说,她的意思是:
自己当时年纪怎么小,而且国家不允许个人出国打球等等。
胡娜网球生涯的光辉事迹国内有多少人知道,我们不得而知。
但令人们牢记的,只有“胡娜=叛徒”这一句无声的话语吧。
出处:头条号 @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