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理发,和理发小哥约好,春节过后再过去,小哥说正月里剪头你忌讳吗?我说不忌讳。他顺便给我科普了一下“正月理发死舅舅”的由来,说原来的意思其实是“思旧”,讹传为“死舅”。
我是短发,一般一个多月去剪一次,否则就不好打理了,尤其是在鬓角和刘海处。现在非常时期,只能让头发继续长,看到网上已经有人纠结怎么顶着乱发上班了。
这让我想起来在美国理发的经历。我曾经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如果说在美国生活让我感觉最不方便的事,就是理发。我不烫不染,就是剪短,在国内我都是剪38元一位(现在涨价到58一位了)最普通的那种。到美国后,不仅理发费用翻了近10倍,剪得还差强人意。
在美国,理发师专业分工,男人理发去理发店(Barber Shop), 女人理发去美发沙龙(Salon),也有对发型讲究一点的男士去沙龙的,但是没见过女士去理发店的。理发店一般就是洗剪吹,沙龙还提供染烫,美甲,按摩等其它服务。
在理发店里的工作的一般是男性,称为理发师(Barber)。在沙龙里工作的大部分是女性,称为美发师(Hairdresser)。理发店比沙龙的价格便宜得多。去理发店剪个头撑死花15美刀,去沙龙剪一次得30到50美刀。这个费用均包括小费,一般小费是理发费用的20%,如果特别满意可以再加。如果给的小费低于15%,那肯定会被留下来说道说道。
搞得这么复杂和DCA(美国消费者事务局)的一项规定有关,根据规定,服务价格不能因消费者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在同一个地方理发,男女顾客的价格必须一样。男士对头发不像女士那样要求复杂,所以一般都是在理发店剪。
我居住的小城华人不多,我从来都没想过理发会是问题,所以也没咨询朋友。第一次想理发时凑巧在信箱里看到有张面值10刀的理发优惠券,虽然知道便宜可能没好货,但是觉得不会差到哪里去吧,就是个剪短。所以我定试一试。寻过去一看,收银台前坐着一个杀马特打扮的姑娘。看过我的优惠券,让我跟她过去。我在椅子上坐下后才意识到她就是美发师,心中不禁忐忑起来。
她上来就剪,我也没敢问是不是应该先洗再剪?五分钟后她说剪好了。我看着镜子中长短不齐,薄厚不均匀的头发,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肠子都悔青了。付账的时候她说费用是25刀,我人生地不熟,只好吃哑巴亏,怕她不高兴,还给了她小费。
这种头发怎么出去见人?我只好开车在城里转,按直觉找了另一家我认为靠谱又便宜的店,又花了30刀把头发修了修。这才知道,用优惠券的这种都是实习生给剪。已经剪短的没法再接长,帮我修的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得了这个深刻教训以后,我开始到处问别人都是怎么理发的。才明白不同的发质剪起来的技巧不同,欧美人的发质比较软,我们比较硬。非洲人,欧美人,华人一般都是找自己族裔的美发师。就像国内的理发师不会剪外国人的卷发,其它族裔的理发师也不会剪我们的直发。
朋友说城里没有华裔理发师,只有一个越南裔美发师,华人女士理发基本都找他。我在约好的那天去找他,他的工作场所就是他家。家里养着一只大鹦鹉,还有一条看上去有一定年龄的京巴不时在我椅子下走来走去。虽然他剪得还可以,但是家里的卫生条件确实堪忧,屋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怪味道。我只去了一次就没再光顾。
后来有人介绍给我一个韩裔美发师,我很兴奋,终于找对人了!过去以后才知道,她虽是从韩国来,但技术是在美国学的。好在她剪得还可以,我以为可以长期找她了,可没多久她辞职了,说是去上学深造了。
我只好随机光顾了一个她的同事。这个同事的名字是Kitty,长得五大三粗,和名字极不匹配。Kitty洗头的手法是我见过的最粗暴的,毫无手法可言,手指十分有力的乱抓,肥皂泡和水都溅在我脸上,我怀疑她是否曾经在宠物美容院工作过。Kitty理发的手法也很粗暴,用剃刀刮我脖子上的小毛茬的时候我觉得皮都快被她刮掉了。我一边咬牙忍着,一边想“这样的也会有回头客”?
美国人工贵,洗发没有小工,全套服务是由美发师自己完成。美发师都是多面手,洗剪吹烫染之外,还提供化妆,梳头等服务。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我们国内分工细致比较好,能够术业有专攻。
所以说,为什么经常见到华人女士年纪很大还留着清汤挂面的长发?不是因为她们想扮年轻,实在是理发是一件麻烦事,留长发梳马尾即方便又省钱。我这里讲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美发沙龙。如果不在乎钱,还有高端的美发沙龙可以去消费,就像国内也有800块一位剪短发的去处,不过我都没有体验过。
读完后总结为哪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