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发展至今,已和10年前相差很大。
屏幕越来越大,机身屏占比越来越高,手机设计高度一体化。
能实现一体化的设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舍弃了以前的可拆卸电池设计。
在很多用户看来,这是用户体验的退步。
最近一个消息显示,可拆卸电池的手机的时代或许将会再次到来。
近日根据报道,为了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欧盟正在制定一项提案,要求出售的手机中,至少要出一款能够自行更换电池的同型号手机。
这个消息,让消费者欢呼,让手机厂商头疼。
可拆卸电池手机给我们的体验
如今的手机,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手机续航一直是智能手机发展的短板,虽然快充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续航的不足,但对于用户来说,续航不足依旧是影响体验的地方。
在智能手机发展初期,可拆卸电池依旧是主流,没电了,只需要换块电池,手机立马满血复活。
可更换电池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快充技术无法比拟的。
除了续航上的便利性,可更换电池,也降低了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毕竟锂电池是有使用寿命的,在电池容量损耗殆尽之时,可拆卸电池的手机,轻轻松松就可以更换电池。
不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如果动手能力不强,要么更换手机,要么找售后更换电池,成本高。
为何可拆卸的设计现在极少见了?
可拆卸电池能给用户体验带来这么大的提升,怎么说没就没了?
许多人看来,这是厂商的阴谋,为了加速用户更换手机的速度,以及赚取维修费。
或许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符合手机的发展潮流。
可拆卸电池就意味着机身内部会有相应的机械结构实现电池的可拆卸,对于寸土寸金的机身空间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而且可拆卸电池也会影响手机的一体化,会导致厂商做防水防尘的难度增加。
特别是如今的手机,为了追求更好的拍照质量,传感器越来越大,震动马达、更大扬声器,到了5G时代,手机需要的天线就更多,对于手机的空间要求越来越多。
显然,可拆卸电池的设计,不能满足手机空间的需求。
而且还会让手机变得更加厚重,这也不符合消费者对轻薄的需求,毕竟现在手机,重量上200g以上就已经算重了,如果再上可拆卸设计,厚度和重量,不可想象。
特别是像小米MIX Alpha,华为Mate Xs这些未来感的产品,如果是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大概就做不出来。
可拆卸电池上的机械结构,也直接降低了机身电池容量。
苹果曾经做过一段视频,移除了可拆卸电池设计后的MacBook,电池容量增加了40%。
在外观上,可拆卸的设计也不符合设计美感。
可拆卸的设计,频繁开启的后盖破坏了机身的一体感,在HTC One上,采用了可拆卸设计的国行版上,机身缝隙问题备受吐槽。
目前欧盟的这项规定只是在草案阶段,会不会通过还不确定,就算通过,消费者是否会接受一款又厚又重一体感还差的手机?
曾经的摩托罗拉、LG和谷歌,都曾经有过可拆卸、模块化手机的理念,并且也付出过行动,但市场和消费者已经证明,可拆卸的设计只是一次复古的逆流。
当然,这次关于可拆卸电池还只是草案,可能通过,也可能不通过,即使通过也是有电池“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型号,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只是厂商会花更多的成本做一款可拆卸电池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