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在美国旧金山一家科技公司从事金融管理工作。
果果跟蔷薇姐姐说,本以为2020年2月是她到美国后过得最郁闷的一个月,没想到3月迅速“制霸”。
短短二十来天,湾区疫情和美国股市一起风云变幻,针对华人的故意伤害、抢劫等恶性案件直线走高。
群里一个小伙伴说,自己特地去家附近的银行取了许多现金,好歹在歹徒搜不到值钱财物的时候,现金也许能保命呢。
各种针对华人的歧视和故意伤害事件,开始让整个湾区的居民非常不安,根据邮编建立了微信SOS互助群,希望在紧急时能通知邻居,获得帮助。
政府要求民众与他人交流时保持6尺以上的距离,违者会被处以高额罚款。
一位阿姨出门遛弯儿,碰到老朋友闲聊了几句,被警察抓了个正着,罚了400美金。
果果说,这次疫情让她在华人群体中看到的最大闪光点,就是惜命。
口述:果果(美国旧金山一家科技公司员工)
硅谷高科技公司一家比一家心大:各种开会加各种聚餐
在众多老外还对新冠肺炎一无所知,或是一笑而过的时候,湾区的囤囤们已经早早开始行动了。
1月21日下午,美国西雅图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
加州小伙伴们开始在朋友圈奔走相告:“美国这种随缘的态度绝对靠不住,口罩手套消毒水买起来!”
第一波抢购重点是医疗和消毒用品。
一月底,开市客的顾客明显多了起来。
回头看我和闺蜜在1月23日的聊天记录:怕被歧视,不敢戴口罩去超市的我,爆发小宇宙,一边推着巨大的购物车,一边(自以为)灵活地闪避人群。
最后甚至屏着呼吸,从站在医疗用品区旁边忘情地聊天的两个大妈旁边钻过,成功买到了一大盒一次性手套、消毒纸巾和洗手液。
▲人们都在囤货
我结账完毕回到车子旁,才发觉自己满头大汗且神经紧张,可以说是相当魔幻的一次开市客之旅。
2月中旬,国内疫情暴发,湾区的第二波囤货潮来了。
各类超市的大米被一抢而空。
被恐慌情绪带动,老公单位里一个单身的年轻同事,在亚马逊上一次性下单了50公斤大米,这估计是要吃到后年的节奏了。
接下来几天,原本满满当当的泡面区也被抢空一半。
▲超市货架几乎没有东西了
令人着急的是,硅谷各大高科技公司像是在比赛看谁的心更大,集体无视西雅图和加州日益增加的病患人数,连句“鼓励员工勤洗手”之类的话都没有,该上班的上班,反而会开得更勤。
真是急煞了我们这批码农家属!
无论在家里怎么好说歹说、威逼利诱,我老公就是不愿意戴口罩上班,因为“老板都不戴,同事也不戴,我戴着口罩就特别不合群啊”。
甚至在下班后,各组老板还照常组织各种聚餐,火锅日料烧烤轮着来,生怕传染不上病毒。
生气归生气,严防不行咱们死守。
下班回家的码农们都少不了被勒令使用酒精洗手液+换全套外衣,摸过的门把手上喷过来苏水,书桌上再用消毒纸巾擦两遍。
2月下旬就是在紧张兮兮的气氛中度过的。
一次疫情炸出硅谷许多惜命的小伙伴,惜命群也风起云涌
许多华人朋友们纷纷开始称病在家工作、甚至动用年假躲在家防疫。
而我们家这只不知转圈的猪先生,却天天各种会议+聚餐一个不推,回家还要嫌弃各种消毒措施太繁琐,真让人脑阔疼!
原本我觉得自己是个相当怕死的人,挤颗痘痘害怕自己会面瘫中风,割破手指害怕破伤风去世的那种,不想一次疫情就炸出了许多更惜命的硅谷小伙伴。
▲冰箱存的货
硅谷各类防疫、抗疫的聊天群在2月底、3月初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有钱的土豪“包机回国”群;中产阶级的“前往其他州的别墅避风头”群;小康家庭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群;更多的是咱们无产阶级的“瑟瑟发抖+抱团取暖”群。
面对旅行禁令,拿到美国绿卡的家庭还能留有点选择权。
南湾防疫群里一个投资移民到美国的小姐姐说,虽然不愁回国避疫情的机票钱,但在衡量了全家因为出行而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之后,还是选择居家防疫;而另一家人则未雨绸缪,早在二月初就拖家带口地赶回了江苏的轻疫情区与父母同住。
持各类签证的家庭则基本原地待命,默默囤够各类物资加祈祷疫情赶快过去。
各类故意伤害、抢劫类案件直线走高
3月初,斯坦福大学一个教授确诊新冠病毒,南湾的各个中小学校正式宣布停课。
3月5日,硅谷五大厂相继发声让员工在家办公。
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平点,虽然感染人数变多了让人难过,但政府和公司能开始重视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原以为这之后能安心在家避疫,新的麻烦却来了。
很久以前追过《行尸走肉》这部美剧,一开始大家都是组队齐心协力地保命+杀丧尸,渐渐地团队内部出现了各种分歧和斗争,甚至和别的队伍碰上了之后为了抢夺地盘和资源而互相残杀、勾心斗角。
看剧时完全不能Get这种剧情走向,现在却有些理解了——过去的20来天里,湾区针对华人的故意伤害、抢劫等恶性案件直线走高。
先是一整条街边停着的车全部被砸窗(纯粹发泄);接着出现好几队四至五人的团伙带着枪支棍棒,假冒病毒检测人员,针对华人家庭挨家挨户敲门后入室抢劫;更有多家中餐馆外墙玻璃被打砸得惨不忍睹,店内的值钱物品被搬运一空。
由于是非常时期,接到报警后赶来的警察也只是简单做了笔录便离开,之后需要找保险公司走索赔流程。
各种针对华人的歧视和故意伤害事件,开始让整个湾区的居民都非常不安,根据邮编建立了微信SOS互助群,希望在紧急时能通知邻居,获得帮助。
更多人因为身份关系而无法申请持枪证或购买枪支,睡觉也不甚安稳,听到一点响动就紧张兮兮到天明。
也有聪明人想出来几招:睡觉时将车钥匙放在床头,有人闯入家中就按下车子警铃,吓跑抢劫犯,同时能招来邻居;将家里的电击枪或钉枪藏在大门附近,如有白天闯入者则能迅速反应御敌;更需要提前规划好逃跑路线,在发现对方持枪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离开。
在美国住久的人家里都不会放多少财物,而这次群里一个小伙伴说,自己特地去家附近的银行取了许多现金,好歹在歹徒搜不到值钱财物的时候,现金也许能保命呢。
我家呢,除了床头的车钥匙,还在卧室里放上了用来砍树的电锯,虽说也许没人家掏枪的动作那么快,但好歹能稍稍让自己心安点吧。
民众呼吁抢购时考虑老年群体,各大超市规定了老人购物时间
第三波抢购潮在3月14日左右出现了,为买袋全麦面包和水果,我准备趁着晚上人少时去美国超市转转,于是看到了此番景象,货架全空了,内心是有点小崩溃的,我又去了一家美国超市,也是空了。
接下来的3月16日、3月17日,群里信息爆炸,对话完全变成了:你今天抢到吃的了没?
最可怜的是老年人群体。
美国有许多独居的老年人,本来是最容易感染的高危人群,可在全民抢购物资的情况下,他们去了超市却只能看着空空的货架叹气。
▲超市货架都空了
看到这消息让人于心不忍,我也转发了呼吁大家谦让老年人购物的信息。
于是第二天,各大超市纷纷规定了属于60岁以上人群,以及残疾人的购物时段,一般在开店之后一小时凭驾照入内购物,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和物资给这些弱势群体。
本来咱们家也就俩人,东西完全够吃的,可是再怎么笃定,一段时间之后也慢慢被群里小伙伴的恐慌气氛给感染了。
▲货架都空了
3月17日晚上,我开始坐立不安,盘算着家里的蔬菜还够吃多久;把冰箱里仅剩的一把小葱拿出来种进花盆里希望它争气点快快长大;晚餐的番茄炒蛋既舍不得多放番茄也舍不得多放鸡蛋。
3月18日早上,我顶着没睡好的黑眼圈继续担心。
突然想到开市客似乎有网上购物的送货服务,点进网站一看:您好,目前没有任何开放的时间窗口,无法购买,请见谅!
唉,带着沉重的心情洗漱后,吃掉了我倒数第6个马芬蛋糕作为早餐。
老公还要工作一天,早上给他加了个煎鸡蛋,想到3天后估计就没有鸡蛋吃了,又叹了口气。
刷完盘子,打开电脑,随手刷新了下,呀,开市客开放送货了。我赶快疯狂地往购物车里丢东西,付账时拿着信用卡的手都激动到抖索起来了!
▲都是存的食物
结账之后更像初恋似的坐立不安,生怕被“砍单”了,每隔10分钟就刷新网页看看进度,要是年纪再大30岁,估计我这时候血压都快爆表了。
让人感动又激动的是,仅仅5个小时后东西就送到了,我给了送货小哥超多小费,同时内心也给开市客疯狂点赞!
又拖又拽地把一大堆东西搬进家门,一样样清点,一样都没少,全部给我送过来。
现在我们两人每天拼了老命似地吃菜吃鸡蛋喝牛奶!至于冷冻室里的肉,估计要到秋天才能吃完了(摊手)。
政府开始重视,一位老阿姨出门碰到老朋友闲聊几句罚400美金
大概是发现了“鼓励”政策并不能让民众自觉遵守抗疫期间减少接触的要求,无奈之下,只能从最有效的罚钱政策着手了。
政府现在要求民众与他人交流时保持6尺以上的距离,违者会被警察叔叔处以高额罚款。
总有那么几人不相信啊,于是某天一位阿姨出门遛弯儿,碰到老朋友闲聊了几句,被警察抓了个正着,罚了400美金,堪称损失惨重。
这下人人奔走相告。
现在虽然各州采取的检测、隔离方式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流程还是固定的:
先在家自测,首先排除一些在感冒中常见但不体现在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的症状。
如果有持续性干咳、发高热的症状一起出现,就需要紧急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虽说叫做家庭医生,但在美国只代指自己固定常去看的某一个内科医生,与医生通话或是约谈见面,可以进一步排除非新冠肺炎的一小部分患者。
接下来让医生开证明去进行免费的病毒试剂检测,通常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出结果,且经过改良的试剂盒准确率非常高。
如果确诊肺炎,就会马上被送往当地医院的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目前,美国官方已经宣布此次新冠病毒的检测费用,包括试剂盒,以及确诊后隔离、送往当地医院这一步都是免费的。
后续的医疗费用会根据病患严重程度、用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至于需要患者支付的部分,要根据每个人的医保覆盖不同来确定。
美国的医保体系非常复杂,根据患者年龄、公司医保福利不同甚至患者自己的医保储蓄账户不同,都会有区别。
配图:果果 | 撰文:蔷薇
出处:头条号 @蔷薇姐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