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INNODAY不叫开发者大会, 叫未来科技大会,意思很明确,这是个展示公司当前可供行业和消费者讨论技术和产品的活动。去年的INNODAY展示了40W无线充电、屏下摄像头、5G CPE等技术和产品。我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们讨论,这个活动所展示的解决方案,离实际商用还有多少距离?其中部分想法和技术,如果最终仅作为发展过程中的节点,是否有现实意义?如果说去年OPPO INNODAY大家关注的仅仅是能不能量产的话,今年建议大家把思维放的更长远一点,除了关注量产能力,也要关注最终量产选型前的这些思考过程。
我十分喜欢乔布斯讲的一句话:“过程即是奖励——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工业时代,每个领域的厂商在产品最终商用之前,都会有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被乔布斯视为一种奖励。就像F22正式定型之前,我们都知道还有一个YF-23的存在。至今无数航空器发烧友都怀念诺斯罗普研发的这架科幻时代的原型机。
在硬科技行业里,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行业,是最容易将人文艺术和科技结合在一起的产业。而从业者们,无时无刻都要在艺术与商业决策中做选择题。OPPO INNODAY的意义,就是把OPPO在人文艺术思考与商业决策碰撞的过程展示出来。
而今年INNODAY的艺术主角,无疑是卷轴屏概念机。
卷轴屏概念机——人类对移动终端交互体验的思考演进里程碑
在卷轴屏之前,华为和三星已经将人类对移动终端交互体验的思考推进到了商用,这就是折叠屏手机。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储备了折叠屏的技术,其中小米还提出了环绕屏方案。2020年冬季,这个思考过程在再进一步,OPPO在苹果、三星、LG之前率先拿出了实用化卷轴屏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自打华为和三星量产折叠屏之前,整个行业就开始思考下一个形态的可行性。最早传出卷轴屏手机方案的是苹果,然后是LG。而实际上,我在国家专利局网站检索到了OPPO早在2018年就公开的发明专利:
在1年多前,整个行业能给出的卷轴屏思考就是这样的——像个圣旨。把屏幕固定在一个柱子上,依托OLED柔性屏特性,通过侧方位拉出的方式打开。为了实现这个,OPPO提出全新设计的手机框架结构、电机、各种新的触摸传感器类型以及新设计的拍照模组堆叠方式。同期,传出的LG和苹果的解决方案跟这个在形态上也大同小异。但这个长得像圣旨一样的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吗?
以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这种形态的显示装置,除了能给科幻片提供道具和增加供应链厂商在精密结构上的经验值之外,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实用性。当屏幕收进去之后的这根圣旨,几乎没有实用意义。作为用户,该设备只有拉出屏幕才有用,实用性比折叠屏还低。
因此,这个专利公开两年后,OPPO拿出了新的卷轴屏方案:在一个正常手机形态的基础上,用卷轴的方式提供全新的交互体验。这也基本反馈了OPPO的务实作风——首先你得是个正常的手机,其次才是突破性的体验。而之前那个圣旨,显然也为今天这个形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评估了可行和不可行。
从基本思路看,OPPO最新的卷轴屏和2018年的专利很类似,都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打开卷轴。但今天这个方案,在不打开卷轴的时候,和正常手机无异。OPPO X 2021机身结构的活动侧内置一根直径约6.8mm的滑轮轴承,屏幕始终沿着中心轴运动,6.8mm更接近OLED柔性屏受力后可弯曲直径,确保柔性屏在弯曲之后几乎不产生折痕,滑轮则确保屏幕在弯曲的过程中平滑、顺畅。 该方案彻底解决了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折痕,也极大的延长了屏幕的寿命。
从折叠屏的实践过程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应力不均匀导致的屏幕受损,以及特殊的屏幕表面材质导致的折叠屏画质下降。OPPO的X2021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 “Roll Motor”动力方案:通过机身内置的两个驱动电机输出恒定作用力,直接用于屏幕展开和收起,使屏幕在运动过程中均匀受力,并且能有效防止屏幕在突然受力时受损。
为支撑卷轴屏平整、展开不凹陷,OPPO的工程师设计了双矩阵嵌入式离合结构,在机身内部设计左右两块结构就像梳子一样的托板,在任何形态下都能有效地支撑屏幕:当屏幕合起时,两块托板可以无缝拼接成同一个平面;当屏幕展开时,其中一侧托板同步滑出,左右托板零段差支撑展开的屏幕,保持屏幕平滑。这就基本解决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用力不均衡导致的屏幕受损的风险。
在最终的商用机设计上,OPPO X2021给出的预期比折叠屏更乐观和实用。X2021解决了折叠屏厚重、屏幕寿命短、应力造成结构挑战大、屏幕有折痕且画质一般的问题。X2021日常看上去就是个正常的手机,打开卷轴之后,则可以获得和折叠屏一样大的视野。
当然,X2021这个方案,严肃点说属于卷轴屏商用过程中的相对成熟选型方案,离商用还有一定距离,涉及到商用机的屏幕组件、卷轴结构、卷轴电机的量产难度以及最终的成本控制。但这个思考过程很重要,目前这个智能手机的形态已经稳定了十几年了(从Windows Mobile开始算起),需要突破。折叠屏产品已经出了三四代,大家领略到折叠屏的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了折叠屏的局限。这种局限既有元器件发展过程中的局限,也有本身形态的局限。卷轴屏现在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希望早日商用,看看最终在可控成本的前提下,OPPO能带给业界与消费者怎样的思考和惊喜。
5G时代的典型应用:OPPO AR Glass与CybeReal AR解决方案
2019年上海MWC大会上,中国移动的领导层在5G高峰对话中就提出,AR现实增强技术应是5G时代最主要的应用方式之一。同期,华为就推出了AR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功部署到了各级旗舰店里供消费者体验。OPPO去年就推出了第一代AR Glass,但始终没有规模商用。这次INNODAY上,OPPO推出了新一代的AR Glass,与此伴生的,是CybeReal AR解决方案。
和华为投入资源去搞Petal Maps与河图系统一样,OPPO也知道光搞个AR Glass但是没有内容和生态支撑,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代眼镜倒不是什么重点,但相对2019那款还是进步不小。OPPO AR Glass 2021搭载Birdbath光学方案,相比于上一代画面对比度提升53%、亮度均匀性提升98%,每度像素数量提升40%,画面更清晰、细腻。光线从0.71英寸OLED投幕折射至人眼,等效3米外观看90寸屏幕;
相对硬件本身,重点是相对成熟的AR应用模式和CybeReal AR。这次AR Glass提供四种典型应用模式:AR观影、AR游戏、AR家居和AR拍摄。实际上目前全球主要内容提供商:Netflix、Youtube、Microsoft、Steam都在大规模开发AR & VR应用。谷歌去年通过Youtube推出了AR Beauty Try-On服务,允许用户通过AR设备在Youtube AR内容上试妆。可能从2020年看AR行业的前景还比较模糊(国内最早的先烈是2015年伴生创业板杠杆牛市和股灾炒作的AR基金和AR创业狂潮),但AR应用确实是趋势。
除了这四个领域的应用模式之外,最大的亮点还是CybeReal AR解决方案。
OPPO CybeReal依托在OPPO云上建立的数字化物理世界模型,通过 IMU、GPS、Wi-Fi、蓝牙的当前状态和网络信息,对定位做初步判断;然后通过摄像头和SLAM算法等感知器官来实现更进一步的空间定位;最后引入人工智能,通过语义学习的方式让搭载CybeReal的手机或其他具备感官功能的终端理解见到的画面。全时高精度定位技术将实现比导航地图更精准的定位,甚至包括室内场景定位。用户即使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只要打开手机摄像头,CybeReal也能立刻告诉用户所处的位置。
这是目前少数除了传统地图厂商资源,自研形成的精准定位与GIS应用服务能力。这对小范围精准导航应用,AR现实增强导航技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过这玩意高度依赖资源投入和产业合作,能否行程实质性的商用规模,还是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需要再花点时间观察。
钱学森博士在晚年提出一个重要的课题: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创新,怎么将科学与艺术联姻。而乔布斯留给人类最大的财富,恰恰不是苹果那堆产品,而是乔布斯在人文艺术与理工科技结合的探索过程。至今我们看到的科技行业的伟大创新,大多都是艺术与科技埋因得果的一个过程。
OPPO INNODAY的意义,在于OPPO这家公司敢于展示这个思考的过程,这个埋因的过程。也许每一届INNODAY都有一部分产品最终会成为科技史回顾的片段,但这个过程,是对整个行业演进的一种奖励。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