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收到的消息 ‣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猎户座臂中,被一个巨大低密度高温等离子体腔体包围,称为本地热泡。该热泡跨度约1000光年,由一系列超新星爆炸形成。
本地热泡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天文观测。天文学家通过X射线探测器发现全天存在弥散软X射线辐射,能量在0.1至2 keV之间,无法用已知星际介质解释。同时氢原子密度仅为银河系其他区域的十分之一,暗示太阳系可能被稀薄热气包围。
1990年科学家利用罗斯卫星X射线数据确认热泡呈椭球状,延伸300至400光年,内部充满约10^6 K热气体。高温气体发出X射线,提供了直接证据。
紫外线观测显示热泡边界有较冷原子气体壳层,进一步证实泡状形态。2000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远紫外光谱探测器发现热气体含高电离态氧和碳离子,这些离子仅能在高温环境形成。
2019年科学家绘制首个3D地图,确认本地热泡源于1400万年前上帆座和天蝎座方向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炸。这些爆炸释放能量相当于太阳一生总和。
爆炸在几百万年内接连发生,彼此相距数百光年。冲击波清空星际介质形成低密度空洞,将气体加热至100万开尔文,最终形成直径1000光年本地泡。
1400万年前太阳距离热泡978光年。500万年前太阳系因围绕银河系公转进入本地泡,如今位于中心附近。这一位置使太阳系受益于低密度环境,避免早期高辐射。
数据显示本地泡以每秒6公里速度膨胀,太阳系以每秒220公里速度公转。约500万年后太阳系将离开本地泡进入星际空间,或进入其他热泡。银河系中每隔20至50年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可能存在众多类似热泡。
本地热泡不仅是银河系局部空洞,也是理解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的关键窗口。持续研究将揭示宇宙动态秘密。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