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卸任董事长兼CEO一年多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出井伸之的脸上完全没有一丝谢幕后的落寞。
现任职务为Sony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出井表示,目前将部分时间放在Sony是因为有责任帮助新的CEO完成“软着陆”。而事实上,熟谙公司政治的出井伸之的话语权在Sony公司依然独一无二。退休后的出井还时常参加相关会议,将管理的新理念传递给他的继任者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
一口流利的英文,日本式的严谨表情,日前,Sony前董事长出井伸之在威海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出井伸之是Sony公司第一位非工程师出身的CEO,曾经执意要创造一个全新的Sony,结果“失败”了,很多人认为Sony的传奇是在他的手里终结的,可是他却对记者说,功过成败还要待历史证明。
“在中国发现了很好的市场”
目前中国使用Sony产品的消费者仅占10%~20%,这意味着Sony在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遵循Sony国际化运营理念:“植根中国,长远发展”是出井伸之于2004年在上海向中国公众传达的重要信息。
在Sony的全球销售额排行榜上,中国仍排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之后。出井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极为看好,出井告诉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中国市场长远计划后,Sony对中国投入了很多,花了很多的精力。“我们在中国发现了很多的机会,Sony向中国转移了很多技术、很多生产的机会。”他说。
谈起对中国市场的谋划,出井显得踌躇满志。“中国市场的Sony产品可以在中国设计、中国生产,我们可以引入很新的产品,这是我们对中国市场作出的承诺,就是在未来要进一步开发中国的市场。”出井对记者说,“我们要占领中国更大的市场份额,到2010年,Sony希望中国成为最大的国别市场,我想这是可能的。”
而就在出井日前向记者发表上述言论不久,Sony公司也传出了相似的信息:今年将投资2亿美元,扩大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在华生产规模。“两至三年后,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公司销售额第二大电子市场的可能性很高。”Sony中国电子业务负责人高篠静雄(Shizuo Takashino)说。
不久前Sony在上海设立了其在中国第一座设计中心,用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具体喜好和需要,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并不再仅仅是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基地而是一个未来的主要业务增长点。
“我们在中国发现了很好的市场。”出井说。目前,Sony在日本主要生产半导体的配件,在韩国生产大的液晶屏,在中国生产游戏机及电脑相关的产品。对这样的安排,出井解释道,“中国有很多电脑消费的需要,所以这是我们选择在中国生产电脑相关产品的原因。”
谈到中国劳动力价格提高对吸引外资的影响,出井对记者表示,中国劳动力价格对于吸引外资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因素,中国的巨大市场规模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非典型“Sony人”掀起改革蓝图
出井伸之毫不讳言自己对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的热爱:“大家都是革命的人”。1960年出身于书香世家的出井伸之加入了当时还是个小公司的Sony株式会社,时年23岁。在早稻田大学主修经济学的出井没有任何技术方面的基础,也不是一个爱设计“新奇”玩意,不是一个典型的“Sony人”。
1995年1月,以爱唱反调,以敏捷、长于思辨、傲气而闻名的出井被大贺典雄选定为接班人,即刻掀起Sony改革的蓝图。虽然出井不是技术出身,但是良好的直觉弥补了这方面的弱点。出井很会运用自己的魅力,擅长利用各种手段与人沟通,Sony的日本职员经常会收到出井发来的电子邮件,在邮件里出井会告诉员工们他的想法。
上任后出井全然不顾公司内部的反对声浪,立即着手组织了一个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的国际化工作小组,帮他编制了第一份新Sony蓝图。于是,出井闻名至今的那句口号诞生了:“数字化梦想弄潮儿”。“视听+IT”规划了Sony的方向。虽然出井率先确立了数字时代的概念,可是Sony巨大的身躯,强大的惯性,已经彻底颠覆了事物的运行法则,需要一点年轻的无忌和冲劲,才能大刀阔斧。于是出井的Sony重生计划跟着出笼,核心是重归创业时代的挑战精神,做到更快、更小。为此出井果断采取他认为必要的一切行动,甚至不惜重构Sony传统的组织和运行模式。
1999年4月,出井伸之做出了惊人之举,裁员17000人。此外,对公司的管理层出井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更新。1995年,出井辞掉了Sony电影业务负责人彼得·古伯与约·彼得森,由出井亲自任命的约翰·凯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好莱坞经理人。1997年,他把30位高级董事调离董事会,又把管理团队外的专业人士召回董事会,目的是划清董事会的专门职能、公司的决策与监督及执行主管之间的界限。
此后,Sony公司业绩的大幅滑落,外界人士更以ipod先于Sony占领MP3播放器市场三年为例,质疑Sony在技术上的落后,对此,出井却对记者表示,“苹果只是在带领市场方面取得了先机,而是公司更注重对音响制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并试图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但这并不意味着Sony的创新力在下降。”而对于出井伸之提出的Sony转型计划也由于概念的超前无人埋单而备受业内人士争议。对此,出井却意味深长地表示,历史会评论功过得失。
2005年3月,出井辞职的同时要求包括社长安藤国威和游戏业务总裁久多良木健在内的其他六位高层管理者一起退出董事会,使Sony董事会中的外部董事史无前例地成为了大多数,从而为继任者开辟道路。分析者认为,出井为Sony的转型甚至不惜革了自己的命。
成为美国社区一部分
Sony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到美国、欧洲、亚洲等市场发展,60年代初成为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日本企业。多年以来,Sony集团约70%的营业额来源于日本市场以外的海外市场;非日籍员工远远多于日籍员工;40%的股票投资人来自于海外。
谈到Sony的“全球化本土化”理念,出井的个人风格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日本本土,出井和他的公司被公认为“不像日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出井一口略带欧洲口音的流利英文,严肃的表情,以及对采访时间的严格控制,时时提醒记者其“东西文化结合”的国际化特质。
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出井在日内瓦高等教育学院学习了一年,在那一年里他被这里完全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所震惊所改变,此后被派到瑞士工作很长一段时间。1968年又被派往法国。在欧洲的时光,出井学会了多种语言,还培养了对葡萄酒和古典音乐的爱好。外在行为和喜好的改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交汇发生的互补效应产生观念的裂变。当他在1999年成为CEO的时候,Sony就非常显著地打上出井伸之的烙印。对于Sony的全球化程度,出井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表示,根据权威调查,Sony是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甚至很多美国人将Sony当作自己本土企业。“在美国Sony可能是最知名的品牌,这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来理解美国的文化。”出井说。
在Sony旗下的音乐、电影公司相继收购了多家美国公司。出井说:“如果不能理解美国的文化,当然是不能成功的。目前,Sony的音乐、Sony的动画在美国非常成功,而在50年后,Sony成为美国社区的一部分了。”
对于全球化本土化管理理念的把握,在出井指任其接班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05年3月出井充分考虑了全球化的理念,力排众议,任命时任Sony美国公司总裁的霍华德·斯金格出任新一届CEO。这是Sony历史上首次由外籍人士担任CEO。“如果有一天是一个中国人做了Sony的CEO,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吃惊。”出井说。
出井伸之档案
1937年11月出生于东京,父亲是早稻田大学教授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主修经济学。毕业后留校任政治经济系的教员
1960年4月,加入Sony公司
1989年6月,任Sony公司董事
1999年6月,任Sony首席执行官
2000年6月,任Sony董事长兼CEO
2005年,卸任董事长兼CEO,任Sony顾问委员会主席、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