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虽好操作难度太大
购买手机卡,有可能需要登记用户的身份资料了。不久前,公安部透露,将主动协调信息产业部门加强对手机SMS的监控和管理,力争实行“手机卡销售实名登记”制度。近日更有信息产业部专家透露:手机实名制可能于本月实行。
消息甫出便引起了广大用户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其将打击非法活动、有利社会治安;反对者则担心其带来不便或侵犯隐私。而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显示,不记名预付费用户比重目前高达七成,真的实行起手机卡实名制难度不小。
起因违法SMS服务让人头疼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透露,由于目前违法SMS服务让消费者反应强烈,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一直酝酿实行手机实名制,预计年底前开始实施。他表示,近期将预热,让运营商和消费者有心理准备,接下来就准备实施,“具体时间还未确定,应该会在年底前开始,而且一旦公布,马上就会实施。”
据悉,即将实施的手机实名制参考了美国、英国等国的经验,具体做法将是:运营商在办理申请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用户)手机入网手续时,对用户的相关身份证件进行审查。申请者为个人用户的,应当出示有关个人身份证件;申请人为单位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当登记其名称、地址和联系人等事项。
另外,在办理完入网手续后,移动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电话业务收费单据。在为SMS服务业务提供者代收信息费时,应同时向用户提供SMS服务业务提供者的名称、代码和代收金额,并注明“代收费”字样。
现状不记名的用户高达七成
据了解,在两大运营商的用户群中,目前不登记名字的用户比例非常高,占总用户数70%以上,其中包括ChinaMobile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大众卡和中国联通的如意通、如意133等。以移动的大众卡为例,大众卡在广东推出一年来用户超过800万,人数几乎逼近全球通(900万),占了广东移动总用户数近1/4。不止在广东如此,在全国,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2003年全年在GSM网预付费(卡类)和协议(入网)用户两者增长数之比在7∶3左右!而新用户九成是预付费品牌。
因此,不少用户担心,实名制实施后现存的庞大不记名的用户如何处理,将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需要重新登记身份,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无论用户还是运营商都将付出很大的成本。如果现存用户不需要登记,则对于用户来说,明显不公平。
调查运营商未听说相关内容
办理手机卡真要带上身份证了吗?记者联系了两家移动运营商,工作人员均表示,总公司并未向省公司下发关于“手机实名制”的书面文件,因此近期手机卡销售不会采取实名制。那一旦实名制实施后,人们该如何办理手机卡呢?工作人员说,消费者在购买卡号时,必须拿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大厅办理,运营商对证件严格核验并复印登记。而对此,某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
一旦采取手机实名制的话,那些手机卡商贩们将面临下岗。对此,这些人异常自信,“这绝对不可能”。卖卡已两年的李女士说:“买手机卡还要身份证,那该多麻烦啊!对于那些总换号的人来说,先要办理退卡业务,然后再去买卡,来来回回需要多长时间啊!对外地人就更不方便了。”也有些商贩提出,运营商也希望通过多渠道多销售一些手机卡,不可能取消零售渠道。
反应 多数用户认为效果不大
记者随机调查了30多位手机用户,近八成表示收到过垃圾SMS或违法SMS。对于手机实名制,近七成被采访者表示赞成,但对其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则存在争议;三成被采访者认为手机实名制会对发送非法SMS者形成威慑作用,但超过半数的用户认为其效果不会太大。
公司文员陈小姐认为,诈骗SMS层出不穷,从“您已经中奖××万元,请将××百(千)元汇到某银行账户上”到“您的手机号码中奖,奖金××万元”,而后除了奖金之外,又出现了笔记本电脑、名牌轿车等让人怦然心动的奖品,甚至出现了“公证处通知”的字样。而这些仅仅是诈骗SMS的冰山一隅。“我之前经常受到异地手机用户的电话骚扰。接听后对方又不说话,每天骚扰多次。由于对方是不记名的预付费卡号码,无法查证其身份,而运营商也不提供‘呼入限制’的功能,搞得我一度打算放弃现在的手机号码。”
而网友胡先生则担心手机卡实名制会威胁到自己的隐私,害怕自己的相关个人信息被公开披露。虽然按规定,用户信息只有运营商掌握并应该被保密,但因为现在的手机销售网点遍地都是,用户如果在购买时登记个人信息,很难保证不被中间渠道商透露出去。因此,在实行实名制的同时,要完善相关的用户信息披露制度,比如对中间渠道商的信息保密规定,对用户资料查询的授权规定等,以充分保护用户的隐私。
专家 实名制治乱有效操作难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群表示,手机实名制的推行将有效控制违法SMS、垃圾SMS的传播。手机用户进行了有效的身份登记,一旦某部手机用于非法活动,公安部门就能顺藤摸瓜确定幕后人物,使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更有效率。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目前手机号码的销售已经从运营商转向代理商,对代理商
而言,进行身份验证,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可能影响销售,代理商很容易选择不进行身份验证,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代理商并不具有这样的专业知识。如果代理商不进行身份验证,那么该由谁来对此进行管理呢?要运营商来管理,他们还没有执法权;让通信管理局来管理也不现实。因此实行手机实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必须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身份核查来“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