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向下”充当SP,SP则“向下”挤占CP空间,CP又表示要申请SP牌照
昨日,华友世纪(Nasdaq:HRAY)联合华谊兄弟正式签约“超女”张靓颖,宣布将投资1000万元以上,全方位开发歌手价值。华友世纪是国内首家投入巨资签约艺人的电信增值服务商(SP),其转型战略也就此揭幕。
华谊兄弟将负责对张靓颖进行传统唱片方面的运作,而华友世纪负责开发电信增值业务,如彩铃、IVR,甚至3G业务。1000万元包括与天娱和张靓颖的签约费用,以及未来对歌手的包装、灌制唱片和推广费用。
“内容是我们必须加强的方面。”华友世纪副总裁吴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这只是第一步,所以目前内容制作还需要找华谊兄弟作为合作伙伴。
吴峰透露,华友世纪很快还将有一系列动作,收购唱片公司甚至电影公司都有可能,华友世纪未来将全面转型数字娱乐制作。“我们渴望获得更多自有品牌的内容资源,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吴峰指出,目前只凭借SP牌照就能赢利的时代马上就会结束,SP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易观国际电信研究总监周屹表示,从去年以来SP面临着多重压力。第一,近万家SP竞争激烈;二是电信运营商对SP内容违规行为进行高压整顿;第三,电信运营商自己也要充当大SP,与众多SP争利。
另外,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近期正酝酿收回提供SMS服务的SP代码进行重新分配,以实现移动、联通、电信、网通四网的SP代码“四网合一”,并对SP资格进行一次重新认证和清理。
“SP正面临商业模式的再造。”掌上灵通(Nasdaq:LTON)CEO杨镭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电信运营商尽管未来会成为一个大SP,但受到挤压的主要是中小SP,大SP仍会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具体路径都在探索。
在吴峰看来,新浪、Sohu.com等门户+SP的模式已经不能复制,华友世纪将全力抢占“内容为王”SP模式的制高点。内容将成为华友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此引起商业模式的转变,创造新增长点。
“大家都意识到了要掌控内容资源。”杨镭认为,华友世纪只是其中之一,Tom.com和灵通SP都有相应举措。
“SP与CP(内容提供商)融合是必然的。”CP代表企业太和麦田董事总经理宋柯表示,华友世纪这些SP们签约歌手做内容,一定会与传统唱片公司产生竞争。“我们最近也要有相应动作,或申请SP牌照,或收购SP公司。”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