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Sony(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小寺圭(新浪科技配图)
文·本刊记者 王颖
“顾客的需求和期待发生着变化,竞争的态势发生着变化,我们所参与竞争的各个产业的创新速度也发生着变化。Sony也必须改变。”这是Sony全球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上任后,在公司的宣传手册上写的一句话。
关键是如何改变。经过近60年的发展,Sony拥有了庞大的产品群和生产线,利润率却持续下降,甚至在核心业务的技术上开始落后。
体型臃肿的Sony该如何瘦身?经历重大变革的Sony,承受了多少大公司的痛楚?为此,《英才》独家采访了Sony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小寺圭。
“开放”的两面性“他随和、风趣,记者们都很喜欢他。”小寺圭的下属直言不讳地表达着对这位领导的喜爱。
当初跨入Sony的大门时,小寺圭只知道这是一家大公司,其他一无所知。没想到,一干就是近30年,除了3年时间在日本本土工作外,小寺圭在中东、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工作过。
这让小寺圭早已习惯于将英语作为自己的通用语言,“因为在其他的国家,没有那么多的人会日文。”小寺圭时不时的会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