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捷
【简介】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饱受核心技术缺失之苦的中国IT产业反反复复地咀嚼着这句所谓的名言。Intel的成功早已让“标准”成为
了中国IT业界人士眼中一个近乎神圣的字眼。而“中国标准”似乎成为了解决中国IT产业种种顽疾的一剂灵丹妙药……
在日前闭幕的“3G在中国全球峰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把3G牌照迟迟未能发放的原因指向了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国际认证的通信标准——TD-SCDMA。对于TD-SCDMA的期待,也再次点燃了中国IT业界对于“中国标准”的狂热。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甚至乐观地预测,TD-SCDMA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占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然而,看着这个打着火红“中国”烙印的标准,回想起中国IT产业以往浮躁的表现,让人不禁又从眼前的狂热陷入冷静的思考之中……
或许细心的你早已发现,无论“标准”涉及得是多么冷僻的领域,只要前面加上了“中国”的前缀就足以成为国内网民关注的焦点。然而,你或许不清楚的是,那些表面上打着“中国”烙印的所谓“中国标准”,血管中可能流淌着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巨头的血液。号称拥有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EVD,并没有摆脱技术专利的尴尬。
中国企业虽然拥有EVD的大部分专利权,但核心技术依然掌控在美国企业手中,由于EVD采用向下兼容DVD的设计,因此国内企业每生产一台EVD,不仅要支付EVD的专利费,还要支付DVD的专利费,这也是EVD成本为何不减反升的原因。即使是在中国生产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