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犹豫之后,Sony终于选择押宝液晶电视
记者 袭祥德
Sony终于在电视产品的方向上下了决心。
8月24日,北京嘉里中心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在宣布同时推出10款液晶电视的同时,Sony中国区总裁川崎成一表示,Sony公司今后将专注于液晶电视和液晶背投业务,传统的显像管彩电(CRT)和新兴的等离子(PDP)彩电业务,Sony则会逐渐退出。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Sony就开始部分停产其闻名于世的“特丽珑”显像管。但作为上个世纪消费电子霸主之一的Sony,转型过程相当缓慢。
诞生于1968年的“特丽珑”彩电显像管开创了彩电电视机时代,也使Sony成长为一家世界性一流公司。但在进入2002年之后,Sony的市场业绩每况愈下。截至2004年3月的12个月时间里,Sony消费电子部门总共亏损了3亿美元,形成Sony10年来空前的大衰退。
“在本世纪初网络泡沫中死掉的不仅仅只是些网络概念公司,应该还有更大的幻想者,Sony就是其中的一个。”家电营销专家、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说。
在网络时代,Sony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消费电子公司定位成一个销售体验的公司。1998年,其前任CEO出井伸之认为硬件已经过时,在网络时代,硬件将失去其一贯的价值。在雄心勃勃的“Sony再造”计划中,出井伸之把Sony一分为二:内容+电子。罗清启说:“出井伸之这一判断,导致Sony没有把技术优势保持到数码时代。”
从1998年开始的转型,Sony把重点放在了对游戏、娱乐市场的内容开发上,希望带着Sony公司沿着另一条道路攀登。在这一战略下,Sony没有对平板电视投入太大精力,研发相对滞后。
“Sony今天的衰落是由于技术路径与战略选择失误造成的,在选择下一代显示技术方面,Sony经过几年的摇摆,丧失了大量市场机会。”罗清启说。
2003年1月,Sony(中国)有限公司终于宣布将首次向中国市场推出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