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洋新闻主笔 黄约兴
前言:一场史无前例的Intel芯片组缺货停产风波,把整个DIY市场格局搅乱,消费者从此可能再无廉价Intel芯片主板可买;主板厂商怨声四起,威盛矽统欢天喜地,NVIDIA和ATI心态大不同……围绕这一切的背后,原来竟然深藏着Intel蓄谋已久的布局,令人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太平洋产业资讯从即日起,连续三日刊登连载《几曾识干戈--Intel撤出
低价芯片组市场的前前后后》,为大家揭示这一场风波的台前幕后,记录IT产业的浮沉变迁。
第一章 困局
2004年6月,Intel在全球正式发布采用LGA775接口、PCIE界面以及支持DDR2内存的915平台,正式拉开了PCIE电脑时代的序幕。PConline曾经在特别专题报道《悲壮不过Intel--915平台发布的前前后后》中谈及:“由于Intel将LGA775处理器推迟了一个月发布,因此冀望年底之前热卖已经不甚现实。如今面对规格上的种种替换,厂商需要更充分的理由和宣传技巧才能说服消费者购买,消费者也需要积蓄更多的资金才能完整购买全套平台。因此,不少主板厂商都将标准915平台的热卖希望放在明年。”
当历史的年轮增加一圈,时间来到2005年8月,Intel的PCIE平台首发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多,Intel也于今年6月推出了915、925平台的后续产品945、955平台,我们看到的PCIE市场是怎么一个市场?以下几个例子可以从侧面说明:
在台式机市场方面,Intel的铁杆合作伙伴联想,2004年正式采用AMD的闪龙处理器推出面向中低端消费者的“农村电脑”,首次跟Intel正面冲突。直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采用闪龙处理器和AGP界面平台的联想“农村电脑”销量已经接近总出货量的一半,联想内部人士已经在考虑如何平衡AMD和Intel之间的出货比例,避免遭遇Intel的面色。惠普,2004年推出采用AMD处理器,售价4999元的台式机电脑,其时销量暴增,成为当年惠普最为热销的机种之一。
在主板业界方面,台湾一二线主板厂商,从去年开始为争夺Intel的848以及865芯片组打得头破血流。就在915平台推出的这一年期间,很多已经慢慢淡出用户视线的芯片组厂商,忽然如有神助地大卖Design for AMD的芯片组产品,威盛K8T800、宇力1689等AGP时代的末代产品成为厂商以及消费者追捧的热门产品。
在PCIE平台的最核心配套硬件--显卡市场方面,NVIDIA和ATI是最先相应Intel号召推出PCIE显卡的上游芯片厂商,一年过去后,除却高端6600系列以及X800系列能够依靠其卓越性能赢得DIY用户信心,支持其升级购买PCIE平台外,其余的中低端产品,包括6200TC、X550和X300系列,至今惨淡经营。真正能够为NVIDIA和ATI阵营带来出货量的,是AGP显卡的末代元老--FX5200以及R9550。
在合作型竞争对手方面,NVIDIA于去年推出的基于PCIE界面的nForce4系列,在DIY市场取得空前成功,其后还取得Intel授权,发布用于Intel平台的nForce4 SLi for Intel edition版本,Intel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戴尔,于今年8月首次采用NVIDIA的nForce4 SLi X16 for Intel edition作为自己的旗舰级游戏电脑平台。
七彩虹,中国大陆最大的显卡品牌供应商,于2005年6月发动中国显卡市场历史上最残酷的价格战,其目标之一就是把PCIE显卡的市场销量提高到占总体销量的3成,截至8月中旬,旗下核心经销商承认,目标无法达到,目前七彩虹PCIE显卡销量仅能在整体显卡销量中占两成。
几乎一切明星产品、热门产品以及大卖产品与915平台无关,就连PCIE的代表性形象产品,都由NVIDIA的nForce4抢得。尽管Intel的915平台依靠Intel的传统市场强势一直在渠道中默默走量,但是从各方面反馈而来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个原因--Intel这一年的PCIE桌面平台推广遭遇了市场的冷面。
遭遇这种冷遇,并非Intel的原意,回顾Intel一年来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就会发现Intel为了915平台费了不少力气。其中最特殊的产物就是915PL芯片组。
2004年年底,正如业界所料,Intel的915平台未能像上代产品865平台一样热卖,根据厂商以及市场渠道普遍反应,在大陆DIY市场,915平台的装机量在年底依然无法突破市场占有量的两成,在许多装机用户看来,DDR2内存昂贵,LGA775处理器发热量巨大,增加了散热器采购成本,915P芯片组性价比不如前代865芯片组突出,DDR2内存的NVIDIA和ATI在中低端PCIE显卡产品(6200TC以及X300)领域缺乏比9550更好的竞争力……这一切都导致整套915平台的性价比大大低于865平台。在Intel不将LGA775处理器或者915芯片组大幅降价以前,渠道缺乏说服用户积极采购915主板的理由。
其时,华硕技嘉精英等正在为增加大陆出货量而激斗,台湾二线厂商以及大陆几大主板厂商在一线厂商的压力下无法在915主板上获利,都在寻求新的利基点,nForce4系列主板、K8T800主板以及1689主板正好成为这些二线厂商的试金石,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开始迅速上位,大大促进了AMD处理器在大陆的销售。
面对AMD咄咄逼人的威胁,Intel采取的办法就是推出面向中低端用户市场的915PL芯片组,满足各主板厂商切入中低端用户,扩大PCIE平台市场占有率的需求。
915PL芯片组跟915P芯片组最大的区别在于PL取消了对DDR2内存的支持,只支持DDR内存。Intel选择采用屏蔽DDR2的支持来发布精简版芯片组的办法,显然是对历史教训的吸收以及改良。在《悲壮不过Intel--915平台发布的前前后后》中,我们已经对Intel面对850的大跃进策略以及845的龟缩策略所进行的反思有了论述,我们指出“由于过分而片面的主动出击导致850芯片组遭遇市场溃败。Intel的R&D部门在设计845D芯片组时设计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逆向转变,整体设计思想非常保守……通过出其不意的865、875芯片组市场行动,它终于可以以绝对的优势重新掌握市场的主动,经过多年在主动与保守之间的取舍平衡,Intel在芯片组方面的操盘感觉从来没有这样好。865、875芯片组,成为Intel进入21世纪以来最成功的芯片组产品。”
事实上,当Intel面对915平台推广困局的时候,Intel首先发现在诸多的问题中,DDR2内存的问题最为突出,成为最关键的瓶颈所在。是DDR2内存售价偏高,从系统厂商到零售消费者都难以接受。而价格偏高的原因也是多多,首先是台湾内存厂商在年初跟进不够积极,台湾厂商在年初只生产DDR2 400,而这种产品对于现有的DDR产品来说,性能提高并不明显。由于DDR2需求的增长并未达到估计的那样,库存也在不断累积。而戴尔、惠普等电脑大头以往本来喜欢用送内存的噱头促销,今年也多以减价的形式出现,这令内存DDR2内存的市道更为惨淡,内存厂商从DDR切换DDR2的意兴更为阑珊。在DDR内存库存巨大,价格不断下跌的环境下,内存厂商显然把注意力集中在清掉DDR的库存上,而把DDR2晾在一边。
在RDRAM、SDRAM以及DDR RAM经历诸多教训的Intel显然明白内存对整个平台的瓶颈影响可以是非常致命的,因此作出的应对策略就是推出只支持DDR内存的915PL芯片组,希望借此大幅降低915平台的整体成本,迅速打开困局。因为其时,全球DDR内存在巨大的库存影响下疯狂跌价,对用户来说是极大的刺激。
根据原定计划,Intel约在2004年12月告知厂商将在2005年第一季度推出915PL芯片组,但是直到3月,大陆市场上除了华擎和顶星等少数厂商能够正式铺货外,其他厂商依然没有收到芯片。3月,本来是大陆的农历年后传统销售旺季,今年大陆市场的3月买气尤其表现出罕见的火热,业界人士纷纷分析为积压多年的升级狂潮出现井喷现象。然而,由于没有廉价的915PL芯片组做后盾,一众厂商眼巴巴看着消费大潮用来,于是纷纷祭出各系列AMD平台的主板应对。直到4月,各大主板厂商才陆续拿到915PL芯片组,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促销旺季,就此错失。
至今Intel没有详细就这次915PL的延迟上市做出更多解释,只留下一大群狼狈的主板厂商,然而今年的市场气氛实在太为诡异,继出现3月大卖以后,4月市场维持旺势,5月和6月出现淡季不淡,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持着主板厂商,因此,PCIE平台能不能推起来,已经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Intel的848、865芯片组的缺货问题什么时候结束。
作为Intel在AGP平台的末代代表作,848、865芯片组自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就出现不寻常的缺货现象。由于芯片缺货并非稀奇现象,主板厂商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当3月旺季来临前夕Intel依然没有就848、865芯片组缺货的解决日期作出具体交待,厂商们就开始着急。848、865芯片组成为奇货可居的紧俏商品。直到3月销售旺季结束后,各大厂商依然没有等到Intel的官方解释,不过,业界中已经就缺货的原因达成几乎一致的共识:缺货是Intel故意造成的一种策略,目的是逼使各大主板厂商更加努力地销售PCIE芯片的产品。因为当前尽管AMD平台的主板尽管会沾了848、865缺货的光,卖得很红火,但是AMD的处理器产能一直存在问题,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大幅飙升,所以主板厂商要加大出货量,特别是华硕等一线厂商要完成年前许下的数千万片主板出货量的年度目标,那么只有强推915系列主板。
然而主板厂商在整个第二季度都无法配合Intel把915系列主板的销量推高,PCIE平台领域,除了NVIDIA依靠nForce4系列继续掠夺用户芳心以外,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突破。而nForce4虽然是利基产品,但毕竟售价较高,何况AMD的处理器本来所占市场份额有限,因此厂商依然不得不寻找915主板的破冰之路以维护市场份额。不过,大家随后就很轻易找出原因--是Intel的LGA775接口的处理器价格坚挺,造成915平台的整体成本无法降低,让用户难以青睐915平台。整个矛盾的焦点,重新回到Intel身上。厂商对Intel848、865芯片组的需求,越发强烈。
然而Intel这次在平台的转换上表现出强悍的态度,一方面,Intel在7月下旬终于对赛扬D处理器进行幅度从5%到13%的降价行动,暂时平息了厂商的怨气;另一方面,Intel依然没有就848、865什么时候恢复正常供货做出表态。
尽管915平台的出货量一直在暗暗增长,但是基于AGP平台的惯性依然存在,各大主板厂商依然承受着缺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连华硕这样的龙头,也同样不能幸免。根据华硕公布的2005年7月营收资料,主板出货量为380万片,表现不如人意,,最大的原因就是主板出货淡旺季大乱与缺货。而另一大主板厂商精英,七月营收为25.7亿元台币,较六月下滑约16%,精英也将原因归咎于Intel芯片组缺货。
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推广,经历了从915平台到945平台的发展,Intel依然无法带领众主板厂商克服对AGP平台的惯性依赖,顺利完成PCIE平台与AGP平台的交接,Intel的几大合作伙伴都在承受着缺货的痛苦,很多人都明白,如果Intel无法在今年的回校销售旺季和圣诞假期之前完成PCIE的切换过渡,那么整个业界都得跟着倒霉,Intel是时候再次做出策略性调动了。
然而,大家没有想到,Intel稍后的变更会是如此的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