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登
【简介】
导读:电子工程业巨人Siemens公司全球技术部主管Claus Weyrich说:“公司高层正在发生文化创新。”人们不禁要问:这家站在风口浪尖的技术巨人是如何看待创新的?西门
子公司的企业创新文化又是怎么样的?
美国东部时间8月29日(北京时间8月30日),据海外最新报道,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电子工程业巨人Siemens公司今年花费了大约60亿美元用于产品研究与开发,这些资金为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45000名员工。对于Siemens公司,这样的投资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因素。
但这个全球性大公司是如何保证这么一大笔资金用在刀刃上的呢?Siemens公司高管成员兼Siemens公司全球技术部主管Claus Weyrich就是专门负责每天保证这个笔资金用处的人。最近,记者用过电子邮件采访了Claus Weyrich,他向记者描述了Siemens公司是如何站在竞争浪尖的。采访具体内容如下:
记者:在过去五年或十年内,贵公司的创新途径是如何改变的?比如说,是否是越来越受消费者推动?
Claus Weyrich:Siemens公司在过去五年或十年内最大的变化是,公司所有产品及系统的容量及性能都在不断提高、来自全球竞争的价格压力不断增大及创新周期稳固缩短。
这三大趋势给Siemens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说,1985年,我们的产品和系统中55%比五年前更新,而现在,这个数字则变成了75%。
除开其它的,到2010年,Siemens公司将发现自己75%的销售来自于那些目前还没进行开发的产品和系统。这需要对公司创新及技术有非常系统及周密的计划。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整体地看待公司创新问题。我们所考虑地不仅仅是技术,而且还包括其相关商业化过程。而这一些都必须以消费者要求及希望为出发点。
记者:您是怎么评估创新的?
Claus Weyrich:对一项成功的创新,Siemens公司最重要的评判依据就是该技术在市场上必须毫无疑问地成功,换句话说即是应该毫无疑问地带来收益。但还有许多其它标准及成功因素可以确定一家公司的创新程度。
其中第一个标准则是人力资源,Siemen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5000名雇员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第二个标准是拥有相比竞争对手的技术强势地位,特别是关键技术及能够让公司可以在未来领先的尖端技术上。比如说,Siemens公司威迪欧汽车电子集团于2000年推出的的Piezo燃料注入尖端技术将创造出技术趋势,而在此领域Siemens公司的首个专利申请自1980年。
第三个标准就是这家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权数量。Siemen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8000项专利,排在世界前列。
创新程度的第四个标准则是企业兼并重组战略的使用,如平台战略及交叉分类技术。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五个标准,一个非常发展的创新文化与强势的消费者倾向、对创新行为的高度管理注意以及奖励成功及敢于冒险的风气。
最后一个标准则是优秀的雇员。
记者:在决定对一项计划到底是实行流产或继续投资时,您用的是什么标准?
Claus Weyrich:我们发展出了一个方法来鉴别对公司未来有关的市场及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的技术,称之为“未来之眼”。这种方法能够系统预测Siemens公司的未来。该方法能够促进Siemens公司更加敏捷地就新技术做出必要的调整并适应趋势、环境及预测变化重组现有分部。
当我们评估项目方案时,我们一方面需要根据项目销售情况及增长潜力来分析其市场吸引力,同时我们还要检查这些项目与我们的战略的符合度及其拥有的附加值潜力,我们还要检查这些项目是否需要公司为其建立新的资格。
就这样,一个拥有清楚目标、成本及期限的商业计划就出炉了。计划协调控制(Consistent project controlling)也很重要。如果基本前提不再适用或者该技术已不再成功,该项目将被尽早关闭。但处在早期阶段项目的评估还需要良好的判断和高度的弹性。你必须在不失远见的同时还要面对现实。
记者:请问您Siemens公司的创新仅限于实验室吗?Siemens公司重要的创新都来自于公司其它部门,而非来自于公司研究开发部门吗?
Claus Weyrich:现在业界的主流趋势是创新更多是被市场需求所驱动的。深知这一点,我们的研究与开发部门一直与商业集团及地区组织的市场销售人员密切合作。
这种当地化创新中的一个例子就是TD-SCDMA移动通讯标准,该标准是由Siemens公司及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为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发。还有一些这种例子,如印度Siemens公司开发的多功能生物智能卡(multi-biometric card)、美国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