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滢
当收发e-mail、浏览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一天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开始,经过分类、分众的电子杂志也逐渐开始与其他平面媒体分庭抗礼,成为人们猎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
从最初的邮件列表发送,免费订阅到现在的多平台获取、定价收费,电子杂志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正在逐步走上成熟、规模化的产业之路。
电子杂志前世今生
电子杂志(Ezine 或 Zine)是一个统称,泛指各类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也可以称为电子报、网络杂志等。具有受众群体广泛、成本低廉、便利、可保存、信息浓缩等特征。
电子杂志一般为免费订阅,它的前身为邮件列表。
邮件列表应网络时代大规模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邮件交流需要而产生。基于这种功能,发送到一个特定帐号上的邮件能够被转发到上万的电子邮箱中。
邮件列表诞生不久,一些做着主编梦的网民就发现这种功能恰恰可以满足他们的办报、办刊梦想:直接投递到个人、基本无发行成本、可控的发行周期、方便的制作者,接受投稿……于是,电子杂志因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电子杂志已经占据了邮件列表的大多数。
根据资料介绍,对于中国而言,从互联网的引入到1997年,是电子杂志发展的原始期,或称雏形阶段。因为当时的网络使用费用高昂,网络用户有限,电子邮件帐号不多,邮件列表服务只是在一些科研单位、高校等得到内部小范围应用,电子杂志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小,主要用于内部信息发布、交流,用户精英化。
随着电脑价格和网络使用费用的大幅下降,网络用户数量急剧增长,以163、263为代表的国内免费电子邮件提供商兴起,从1997年开始,电子杂志开始蓬勃发展。而随着1999年1月国内最早的平台商博大公司建立,电子杂志的数量和订阅者的数量都呈现出激增的态势。
2001年开始,电子杂志进入成熟阶段。此时,各大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开始寻找收费之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持续发展能力,数量大幅减少,分化组合空前加剧。而订阅电子杂志的网民数量继续高速增长,电子杂志的新陈代谢极快,总量继续增长。目前,这一过程依然在进行中。
出于平媒而异于平媒
在早期,电子杂志的内容多与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相关,而发展到现在,以文学、军事、时尚等多种内容类电子杂志也是层出不穷。
与传统的平面媒体不同,电子杂志除了用动画的方式,仿真翻书的影像,还可以通过将各种影音内容的置入,让读者得到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视听的多重享受。此外,读者还可以在杂志上,手写眉批与注记,并且通过页面的跳转与出版方实时互动交流。
来自台北的陈必涵之前一直在平面时尚类杂志工作,现在,她是飞行网时尚类电子杂志的主编,全面负责分别针对男女读者的两本时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