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CEO陈天桥年初收购新浪那一子“价值2.3亿美元的手筋”所创造的中国互联网并购价格记录很有可能在最近成为历史。昨天记者从Alibaba公司某投资方证实,Yahoo!公司正在与Alibaba进行股权收购的细节性谈判。Yahoo!将以战略投资的形式收购Alibaba超过30%的股份,最终成交价格有望突破10亿美元。
默契回应: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件事情我们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披露。” Yahoo!中国发言人昨天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相关的通知传递到Yahoo!中国。”
尽管该发言人尽量回避记者的实质性问题,但当记者最后要求“请您给出一个是或者否的选择”时,该发言人沉默很久之后表示:“我们的态度是,不承认,但也不否认。对此消息我们不予置评。”
这种足够被写进教科书的官方态度并非只是Yahoo!中国才懂得采用。作为另外一方的当事人,Alibaba发言人昨天上午用同样的方式与记者打起了太极拳。到昨天下午,平时与记者保持着紧密联系的几位Alibaba市场部人士均关闭了手机。至于远在美国的AlibabaCEO马云,更是保持着严谨的沉默状态。
投资方: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我不能告诉你有关这件事情的更多细节,但可以负责地证实,这件事情靠谱。”在得到记者“不透露姓名和单位”的承诺后,Alibaba某投资方知情人士昨天告诉记者,“双方正在进行收购的细节性谈判,有关收购价格、收购方式都已经基本取得一致。”
教师出身的马云可谓深谙资本之道。从创办Alibaba开始,马云先后引入数家知名风险投资商进入。1999年,由高盛牵头,Alibaba得到来自数家银行的第一笔投资500万美元;随后SoftBank对其注入成长基金2000万美元;2004年2月,日本SoftBank牵头,包括富达、TDF和Granite Global Ventures在内的四家风险投资公司再度注资8200万美元。
2004年SoftBank追加投资帮助马云替换掉了部分早期基金。可靠消息显示,高盛作为Alibaba第一轮私募时的大股东目前已套现大部分股份。此后,五年来对Alibaba“只买不卖”的SoftBank成为其第一大风投股东。
这样的办事风格与SoftBank同期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投资动作格格不入。今年早些时候,SoftBank亚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承认,SoftBank亚洲在今年初已将最后持有的盛大19%的股份转与思科投资。而那时,盛大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之颠”。
“现在不走,更待何时?”这位知情人士最后用这样的说辞来解释本次促成交易的核心原因,“从分众、Baidu.com上市到Web2.0概念,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迎接第二次春天。风险投资在这样的高位退出,当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Yahoo!的算盘:在中国,我最大
按照《福布斯》的分析,作为上市公司的Yahoo!最终很可能选择用“战略投资”的名义来解释本次对于Alibaba股权的收购。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Yahoo!完善其在中国的布局,对Yahoo!在全球互联网细分市场上与各路诸侯刺刀见红的竞争也将大有裨益。
“通过结盟Alibaba,Yahoo!可以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同时考虑到Baidu.com市值的大幅度攀升,Yahoo!未来也有可能从这笔投资中获利。”
一直坚持门户战略的互联网教父Yahoo!虽然在广告、搜索等领域内一枝独大,但单纯从市值方面计算的话,凭借搜索后来居上的Google和依靠电子商务起家的eBay已经将Yahoo!甩开。随着分众和Baidu.com在NASDAQ引发的资本风暴,中国互联网成为美国投资人眼下最值得期待的投资领域。
知名互联网分析师、中国博客网创史人方兴东博士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说,李彦宏和他的Baidu.com让美国人疯狂了,而意义将远大于此。“Baidu.com和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使西方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了新的认识。”
有Yahoo!酋长之称的杨致远比谁都明白,互联网的下一个主战场在中国。只有在这里取得胜利,才不会给竞争对手更多的机会。“Yahoo!同Alibaba的核心业务并不重叠,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而通过结盟Alibaba,Yahoo!可以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福布斯》的分析说。
彭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