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行业
金融、电信、制造业、能源电力、电子政务……中国的特殊国情形成了让软件提供商们合不拢嘴的行业信息化巨大市场—电信规模全球第一;政府机构最庞大;全球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向中国转移;行业改革对管理需求的急速升温……
20多年来,中国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管理发展的过程,也拥有一批专注于行业信息化的提供商:亚信在电信、浪潮在烟草、神州数码在税务、南北在外贸都是该行业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专注行业,深耕行业,为行业信息化服务,行业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个性化特征显著,只有通过定制开发才能满足它们的信息化需求。然而,面向这些行业提供软件和信息化服务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能力和开发能力,而需要培养熟悉客户业务的行业专家,挖掘和把握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行业是检验方案商最好的“试金石”。随着行业信息化越来越深入,各行业自身的行业背景和特性也就越发明显,对IT基础设施和系统方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商务部数据显示,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投入将进入了高增长期 。预计2005~2007年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267亿元,2007年总额达到3817亿元。
如果说,前20年的行业信息化是实现从无到有、着重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硬件产品大行其道的话,那么未来几年内的目标将是提升软硬件的应用效果,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发动机。
倒向互联网
据IDC统计,到2007年中国软件市场的整体市值将达到50亿美元,国内非正版软件率仍然高达92%。非正版已给软件业造成累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纵观国内商业软件20年来的销售模式,一直以卖产品为主要竞争方式,而随着Microsoft在MSN上通行证“用户身份”验证机制服务的推出,标志着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主导,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业模式再次成为软件企业争夺、圈地的焦点。目前国内软件企业最大的威胁是非正版,但同时也将面对互联网重生的机会。
几年前,非正版问题差点毁掉国内软件产业,如今,从一路走来的软件厂商身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互联网商业模式大行其道。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是从软件应用起家,3721由原来上网助手发展成网络实名,金山由单纯的软件公司变成集网游、杀毒软件、办公软件于一体的企业,Tencent也是通过软件应用形成了强大的用户群。如今,上百家网游公司都是以软件本身为载体,互联网公司与软件公司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毋庸置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主要在应用软件、内容提供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市场主要在应用软件和平台服务方面。本地开发商由于在对当地经济、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习俗方面有深入了解,从而在与国外开发商竞争时具有明显优势,这一观点被认为是本地企业的极大优势。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生产的网游《剑侠情缘》、《梦幻西游》等胜过日韩游戏的道理。
这么多的软件企业涉足互联网业,目前最成功的还是Microsoft的MSN,但其互联网业务还是自成一体,跟传统软件业务泾渭分明。看来新经济要新思维,旧的东西很容易成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