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探索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制度
综合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在2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中国正探索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衔接制度,防止“以罚代刑”。
朱孝清介绍,为了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最近在征求20多家行政执法机关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在刑事执法中的移送规定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日公布,修改后的移送规定将在2005年下半年适时公布。
朱孝清强调,这个规定将进一步加大对有关犯罪,包括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防止“以罚代刑”。
双管齐下出击知产侵权
自从中国2004年9月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来,各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相互配合,重拳出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2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进一步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公安部开展了以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为重点的“山鹰”行动和打击非正版侵权违法犯罪的专项整治,目前已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0余人,涉案总价值逾8.6亿元。
据了解,国务院已经决定将原定于2005年8月结束的保护知识产权集中治理的专项行动延长到年底。
已审结案件逾99%做有罪认定
中国正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2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2005年,全国法院今年1月至5月间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中,99%以上做了有罪认定。
据了解,今年1月至5月,全国法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假劣商品和非法经营罪案件1280件,同比增长23.19%;审结1061件案件,同比增长28.29%。
“中国法院依法判处侵犯知识产权刑罚的幅度,量刑是比较重的。中国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国家之一。”沈德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