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港台媒体,拜DVD刻录机与DVD录像机市场起飞,顺势带动DVD+R/-R碟片市场需求,台系碟片厂积极调整产能规划,不过,碍于资金考虑与DVD+R/-R设备仍有下滑疑虑等限制,台系碟片厂多以现有CD-R设备转换扩增DVD+R/-R新产能。
根据市调单位预估,2005年全球DVD+R/-R需求可望扩增至40~45亿片,比2004年约20亿片,倍增1倍幅度,虽然市场成倍数增长,不过,有鉴于以往CD-R、DVD+R/-R扩充过速,
导致产能严重供过于求现象,2005年台系厂对于扩产均采取相当保守态度。
碟片厂指出,2004年第一季(Q1)时DVD+R/-R生产设备每条约新台币1~1.5亿元,不过,在历经2004年那波不景气后,设备商纷纷采取降价求售方式,将手中DVD+R/-R低价脱手,导致DVD+R/-R生产线报价下滑至5,000~8,000万元新台币,跌幅高达40~50%。
虽然目前设备跌幅有趋缓的迹象,不过,考虑现在购买DVD+R/-R仍有跌价风险,加上下一代HD-DVD、Blu-ray蓝光技术即将于2~3年内起飞,现有DVD+R/-R设备将面临无法生产风险,台系碟片厂对于新购DVD+R/-R设备意愿显得相当薄弱。
因此,除中环、铼德等一线龙头厂纷纷采取利用现有CD-R产能转换生产DVD+R/-R方式扩增产能外,包括精碟、远茂、国硕与达信等二线厂均采取外加胶合机(bonding machine)方式升级,扩增DVD+R/-R产能。
达信规划2005年底前,提拨现有30%的CD-R生产线往DVD+R/-R切入,远茂拟就现有DVD+R/-R产线提升产能,不愿贸然投入资金扩增DVD+R/-R设备,主要是大家都被这个产业烫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