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北京消息(文/张岚):历时三年多的由中日两国政府发起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合作项目3月1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成果报告会。据中方专家组组长吴建平介绍,经过前一阶段的合作双方在试验网、系统、应用、标准化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在2004年1月中方完成了连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高速IPv6试验网的建设,而后又实现与日本IPv6试验网的高速互联。据悉,2005年3月底,日方将按原进度安排结束合作项目,而中方则将于2005年10月结束项目。吴建平表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中方项目完成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下一阶段任务还相当重,也需要双方底进一步配合,使项目圆满成功。在此次成果报告会上,中日双方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方面的研究合作并不会就项目结束而中止,双方将继续探索新的合作。日本经济产业省审议官加藤洋一表示,日本政府已经指示日方实施单位就实施下一阶段的合作制定相关计划。据悉,中日下一代互联网IPv6合作项目是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日本经济产业省立项,中方实施机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和日方实施机构——日本信息通信网络产业协会CIAJ共同负责实施、中日双方二十多个单位参加的研究开发项目。教育部是项目的中方主持部门。项目于2002年1月启动,2002年2月和6月先后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意向书和项目的谅解备忘录。日方项目实施委员会副委员长田中捷树介绍说,自2002年开始立项之后,项目分为试验网、系统、应用和标准化四个专题开展,合作项目涉及从项目协调到标准化领域的20个子项目,研究领域涉及网络关键技术,IPv6网络设备和系统关键技术,IPv6中间件和典型应用技术测试与评估试验网和所开发系统以及有关IPv6技术的标准化。在谈到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研究与发展现状时,中国教育和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教授认为,2005年CNGI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但同时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一是固网如何采用宽带技术;其二,光纤如何接入家庭和楼宇;其三,高速IPv6路由器还是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其四,如何用低成本的路由器与网络设备构建下一代互联网也是挑战。张教授指出,自1998年国内科研学术结构开始这方面研究以来,国内先后形成了几次技术的高潮。2001年国内清华杜威、Huawei、ZTE公司开始提供有关设备,产品与系统形成初步规模;2004年初连接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试验网建成;2004年年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核心主干网建成。据悉,CNGI核心主干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纯IPv6网络,连接了国内20个主要城市核心节点,并实现与其他国内外网络的告诉互联。值得一提的是,CNGI核心主干网的建设大规模采用的是中国生产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