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琎张丹
昨日,在“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上,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再次重申,中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提出决策建议。对于3G牌照何时发、发几张、怎么发,奚国华说:“现在还没有一个结论。我们不说并不等于我们没做工作,只是时机未到。”
“举办这次峰会的时间是特别敲定的,就是为了踩政策节点,但可惜没踩上。”昨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原因是3G牌照发放内部时间表比原定计划延迟了。
但他表示:“现在不要预测枪响了,还不到上跑道的时间,继续加紧热身吧。”
奚国华认为,发展3G的积极因素有三:一是国际因素,今年3G在全球已逐步进入规模发展阶段。二是长期影响3G发展的终端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三是整个产业在网络建设和运营中逐步探索和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盈利模式。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表示,这个时候考虑何时枪响没有太大意义,“应该仔细检查一下自己跑鞋的鞋带是不是系紧”。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朱高峰强调,“今年早些时候我已把确定3G标准的方案提交给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
朱高峰表示,几大运营商都是国企,都是一个“老板”,如何既互相竞争又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