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9月14至16日在北京举行。新浪科技在会议现场约请超过20位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专家、电信企业总裁、运营商代表热论中国3G热点问题。
以下为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所所长王育民与新浪科技对话实录全文。
新浪科技:新浪的各位网友大家好!
“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今天在北京进入第三天议程,新浪科技特意邀请到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所所长王育民先生作客新浪,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欢迎王所长。
王育民: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有关3G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
新浪科技:王所长在电信企业的企业管理方面有很深的研究,现在的一个热点就是,如果上马3G的话,运营商可能要面临一些商业模式的转变,比如过去我们是以语音通信为主,到了3G的时候,增值业务就要占更重要的比例,这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王育民:关于3G的问题,其实关键的问题是这样,考虑3G的商业模式,现在一种是2G运营商,还有一种是没有移 动牌照的固网运营商,这两种情况拿到3G牌照以后如何来运作3G产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分两头来说:第一,2G运营商和3G运营商运作的产业环境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说到底,2G的网络基本上是一个支持语音通信的网络,而在2G时代,运营商所在的行业就叫“电信行业”,产业之间还是比较分明,比如电信产业、广播有线电视、互联网,这些产业之间都是很清晰的边界,所以2G运营商运营的产业环境和3G运营商运营的产业环境有很大区别,而3G运营商运营的产业环境是怎样的?有几个特点:
第一,3G运营商运营的产业环境是运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大的产业都在融合,上次我提到有线电视网和电视网、互联网这些大的网络都在走向融合,当网络走向融合的时候,原来属于非常不同的行业,现在融合成一个大的信息通信行业,现在不叫传统的“语音通信”,而叫“信息通信”,而信息通信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由于“信息”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大,“信息通信”这个概念很好地说明了三网融合、两网融合,这是在网络层面看,运作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同时,拿到3G牌照的运营商还面临一个问题,现在固网和移 动网从技术上也在走向融合,网络应该说是运营商的经济基础。所以,网络走向融合以后,业务的边界就模糊了,过去电信业务、有线电视业务、互联网业务之间都很清晰,当网络走向融合,网络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平台,这样的业务层面也发生了很大的整合和融合。下一步,未来再定义哪些是电信业务、哪些是互联网业务、哪些是电视业务,就定义不清楚了。所以信息产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