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手机比连锁大卖场价格还要便宜50-100元,而且批发价格更便宜”。看到这句话,大家一定以为是哪个卖场又在做什么促销活动,其实不然。这是发生在西安新民街一个配件市场的真实情况。
该市场是西安市最大的手机配件批发市场,其中主要经营各品牌手机的各类配件。最近记者听行内人士介绍,在该市场的一楼最近新开了几家比较特殊的批发店,卖的不是手
机配件而是手机产品,并且经营多种品牌及型号的手机。据记者了解,与正常卖场不同的是,这样的批零兼营的小店卖的手机是非正常渠道流通的产品,在行业内称为“窜货”。
所谓“窜货”,就是违反正常销售秩序,经营、销售跨区域的手机产品。由于地区价格差异、产品上市时间差异以及省级代理商提货量多少等因素造成了异地之间手机价格的差异。所以有一部分人为了赚取其中的利润而从其他的地区购进手机后在陕西销售,主要是针对二级地市的二、三级经销商进行批发。例如:某型号的手机在其他地区由于省级代理商进货数量大等因素可以拿到比陕西正常省级代理商更低的价格,这样在省级代理商之间已经产生了价格空间,有时空间可以大到这些卖“窜货”的批发店批发价格甚至低于本地代理商的进货价格。
提起“窜货”,受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各品牌的省级代理商。通常省级代理商在代理某品牌的产品时厂家为了确保正常合理的渠道经营秩序,都会让代理商交付一定数目的“窜货”保证金来约束代理商按照合理的渠道秩序经营,这样代理商就可以遵守游戏规则。
那么这些“窜货”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记者通过了解得知,在这里销售的手机来自全国各地,比较近的来自内蒙古、山西,远的来自广州、深圳等地。不仅品牌众多,而且型号各异。据一些手机代理商向记者反映,省级代理商的主要销售渠道就是这些二、三级经销商,当这些经销商在利润的驱动下变更了货源的渠道,那么,省级经销商的货物只能滞销。产品不能在渠道内形成一个良性闭合的流通方式,最后受伤的就不仅仅是省级经销商,而是源头的厂家。
针对这一现象,许多手机厂家在陕西办事机构的负责人几乎态度一致:“窜货”行为一是给本土的零售带来影响,二是扰乱正常的渠道价格体系,作为厂家是绝对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但现实状况却又使得厂商陷入尴尬境地。
其实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各厂家的价格制定,地区的差异是有的,只是怎么更为合理掌控这个局面才是关键。
孟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