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如果世界上真有时间机器的话,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Nokia一定会充分加以利用,因为对于Nokia而言,能否准确预测未来一件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
很少有哪一个产业像手机产业这样富于变化,这一点Nokia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充分的体会。当时Nokia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厂商,但由于没有把握住市场的发展方向,很长一段时间内Nokia都没能推出在亚洲和美国大受欢迎的翻盖式手机。
现在的局势已经大为改观,自去年底开始,Nokia的手机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出现了反弹。不过,Nokia的管理层仍然保持着谨慎的乐观。从Nokia周四发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财报可以看出,尽管Nokia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但利润率却有所下滑。与此同时,Nokia下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收益预期。
Nokia是芬兰最大的公司,其产品占芬兰国内所有产品的3.5%,占对外出口额的25%左右。吸取以往的教训,Nokia对于手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Nokia网络通信部门主管托玛斯-强森(Thomas Jonsson)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5年将是“音乐手机”年,市场上将会流行同苹果的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类似,可以下载、储存和播放音乐的手机;2006年将是“电视手机”年,用手机看电视将成为新的时尚;2007年将是“游戏手机”年,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手机同其它人联网玩游戏;到2008年将手机变为互联网终端的梦想将会实现,用户可以体会到一种全新的“连接生活”。
从目前看来,只有2008年的目标实现起来有较大难度,而其它目标的实现只是时间的问题。2004年手机产业的主题是“拍照”,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很好的完成,尽管在技术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Nokia是拍照手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甚至可以说,Nokia在拍照手机领域的成功已经完全弥补了未能及时推出翻盖手机而带来的损失。Nokia负责用户体验的副总裁汉诺-聂米宁(Hannu Nieminen)表示:“我们认为,手机电视、音乐、成像应用以及游戏是手机产业的未来所在。”
Nokia执行委员会成员、首席战略长特罗-奥贾普拉(Tero Ojanpera)表示,意识到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手机,这是Nokia在概念上的第一个突破。然而目前仅仅意识到这一点已经远远不够,毫无疑问,手机产业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未来的手机将用于各种用途,而不仅仅是语音通信。他同时称,Nokia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能牢牢把握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为了更好的应对挑战,Nokia组建了一个由未来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名为“Insight and Foresight”。在负责人帕特里克-萨尔纳(Patrik Sallner)的带领下,研究小组绘制出了“Nokia世界地图”,以图表的方式列出了全球对Nokia产生影响的各种发展趋势。尽管Nokia是一家芬兰公司,但却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并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其它国家都开设了研发中心。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萨尔纳并没有将“Nokia世界地图”公布于众。但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萨尔纳也透露了一些新发明和对未来的设想,例如一件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衬衣,它可以将人体散发的热量转化成为移动设备所需的电能。萨尔纳预测,未来有一天手机将变为同手表类似的日用品,也就是说未来人们将同时拥有多部手机,分别用于不同用途。他说:“如果人们将手机视为日用品,手机市场将有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Nokia今年将推出40款新型手机,其中10款为支持视频会议和高速数据传输的3G智能手机。
奥贾普拉表示,不久以后人们将可以使用手机访问存储在办公室计算机网络或家庭PC上的数据。通过新的软件技术,语音信息将可以“打包”,并同其它数据一样在互联网上传输。这意味着未来的手机将成为IP电话的一个扩展。这是手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吗?奥贾普拉对此出言谨慎,他说:“这只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并不是唯一的方向,未来的手机产业将朝多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