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指出,“明基搞自牌,导致占公司手机销售将近90%,明基最大的客户Motorola 转单仁宝”;而为了加速发展自牌,明基并购Siemens的计划,连李焜耀自己都坦承,“品牌业务的毛利可能很高”,但“行销的费用也不少”,“很难说究竟是代工还是品牌的毛利较高”!
《经济学人》表示,就如他的同侪一般,“李焜耀一定也不希望他的two-dagger(双剑)策略,最后沦为刺伤他双腿的利器”。
2001年自宏基分出后,BenQ(明基)董事长李焜耀即开始实践其所谓的two dagger(双剑)策略,利用代工生产所赚取的大量现金,挹注在建立BenQ品牌。明基自有品牌的销售在李焜耀的领导下扶摇直上;然而今年第二季公司的营收却大幅滑落30%,并创下4年前分拆上市以来首次的营业亏损。
《经济学人》表示,导致明基亏损的原因,是今年第二季LCD的价格下跌,加上最重要的手机代工客户Motorola 取消订单,以及外传Nokia将取消部分翻盖手机订单所致。
李焜耀曾表示,台湾科技业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甩掉目前没没无闻的代工制造。“如果继续做ODM,只有再继续削价,为了长期稳定的营业收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自有品牌,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为了应付全球IT产品价格骤降,台湾厂商代工毛利节节败退的窘境,摆脱ODM所面临的两难,台湾部分制造商决定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但经济学人强调,“台湾科技公司不能流失代工客户,否则将无法资助昂贵且需要长期投入大笔资金的品牌行销活动”。
此外,Motorola 自明棋转单,也透露了台湾科技制造商努力建立自家品牌的不易。明基在欧、亚地区行销品牌手机,造成和Motorola 直接对打,熟悉内情的人士表示,Motorola 无法容忍它的大型供货商成为它的对手。
过去三年来明基斥资一亿美元在品牌行销上,希望紫色的BenQ品牌能够迅速窜升,但李焜耀表示,品牌的行销工作做的并不理想,未来要再大幅削减代工成本,以抵销品牌行销的费用,机会也不大。
对于并购Siemens手机一事,《经济学人》强调,明棋如果要在明年转亏为盈,有几项棘手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与欧洲员工的文化差异和沟通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挑出重复机型、与经销商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还要能够节省至少四亿美元的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