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公司首席执行官Carly Fiorina对中欧和东欧寄予很高期望。在许多方面,这里的环境比西欧一些国家更有活力,这种活力和变革产生了一个技术市场。这位美国信息技术集团的老总在访问俄罗斯、波兰和捷克后说了这番话。
惠普的销售份额占到该地区信息技术支出的12%,远远领先IBM、Microsoft和Intel等其它IT巨头,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惠普从60年代起就在这个地区做第一笔生意。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惠普已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销售网络。从90年代初起,该地区的国家在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IT设备和技术产生大量需求,使惠普收入激增。
从个人电脑、打印机、软件到客户服务,惠普在中东欧的销售范围涵盖了该公司的全部产品。费奥瑞纳认为,尽管当地对惠普管理服务(即客户外包给惠普的IT服务)的需求略少,但是惠普销售的产品结构几乎和西欧一样。
在这一地区,惠普共聘用了3000名员工。在俄罗斯和波兰这两大市场,分别聘用了350名和500名雇员。他们绝大多数都直接或者通过分销商向当地客户出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但惠普也在发展当地呼叫中心,向遍布全欧洲以及中东和非洲的客户提供支持。惠普的呼叫中心有两个在斯洛伐克,一个在波兰,还有一个为政府机构服务的呼叫中心设在保加利亚。
费奥瑞纳指出,该地区日后将发展成为多家公司的外包基地。她举例说,敦豪速递公司已经在捷克建立了一个国际服务管理机构。费奥瑞纳说,惠普无意在近期内将中欧东欧进一步开发为公司内部的外包基地。但是她说:“我认为,这里一定会逐步发展起来。像我们这样一家规模达到800亿美元的全球企业,现在将全世界的人才召至麾下对我们非常有利。”
这一进程将在中东欧全面展开,“这是一个正处于增长期的市场,人才济济。随着我们集团的不断全球化,这样的地区将从中获益。”费奥瑞纳说,这个地区有重要的竞争优势,例如教育水平较高、企业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政府扶植商业发展。“它们的私营和公共部门都认识到,技术是关键性的发展动力。”
惠普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经理卡Kasper Rorsted补充说,这一地区的人们能适应变化,并愿意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他说:“这些人过去10年中经历的变化,比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所经历的还要多。”
他表示,这里的政府和企业不受现有IT系统遗留问题的困扰。因为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IT用户可以自由购买最新技术。“产品结构和5年前完全不同。在先进程度上,现在我们和西欧完全一样。”
但是,罗斯泰德警告说,公司在该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种种挑战,包括如何建立相关法律体系、铲除腐败和提高透明度等。另外,教育领域缺乏足够资金用于IT建设,也使人们担心学生在学期间能否得到足够的IT服务。。
惠普没有透露中欧与东欧地区的财务数据。但是IT行业市场调查公司IDC证实,惠普在该地区市场中居领先地位。Steven Frantzen是IDC设在布拉格的欧洲、中东和非洲部门的总经理,他表示,惠普在该地区的发展得益于两年前与竞争对手美国电脑制造商康柏的合并,康柏和它之前所并购的Digital公司在该地区拥有强大的基地。
罗斯泰德称,中欧与东欧IT市场的规模虽然比西欧小得多,但增长速度却高过西欧。
他说,IT市场的增长率通常是整体经济增长率的2或3倍。由于东欧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率很高,IT市场增长也很快。罗斯泰德表示,除此之外,惠普的市场份额还在增长,因此其收入增长的速度比整体市场增长得还快。比如,俄罗斯经济今年的增幅约为8%,预计IT市场将增长15%。2004年上半年惠普的销售额已提高25%,下半年则可望提高40%。惠普去年销售额为7亿美元,并计划2007年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惠普称,除中国和印度外,俄罗斯也是其重点开发市场之一。罗斯泰德说:“哪里GDP增速高,我们就在哪里投资。”
惠普希望从预期的IT硬件制造商的合并中获益。西欧最大的三家个人电脑制造商拥有50%-60%的市场份额,而中欧东欧约一半的市场还掌握在用进口配件组装电脑的当地公司手中。惠普坚持认为,借助自己的强劲品牌,它笃定能把市场份额从当地公司手中抢过来。IDC的弗兰森也同意这一看法:“这个观点很客观。市场份额一定会越来越集中,而全球的供应商也能从中获益。”(Stefan Wagst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