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魂60岁的Sony告诉了我们什么?
网友【老编】 2006-12-05 15:12:14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早期的创新成就了Sony,但后期因脱离市场、为创新而创新的他们却深受羁绊。60年前,Sony在一片废墟上缔造出日本企业的神话;60年后,巨人不得不再次向世界证明自己。今日,即将迎来60花甲的这家日本传奇企业,依然笃定固有精神——创新。不过这一次,他们为创新灵魂灌输了新的内涵——在技术、产品规划与市场的三结合之外,去关注客户的感受。检视60岁的Sony,创新如何成其为企业之魂?怎样支撑着长久屹立不倒的王者气慨?新的创新精神又将会赋予Sony怎样的新生命?《IT时代周刊》记者通过在日本Sony总部一周的深入采访,仔细探寻问题的答案。

2006年5月7日,是Sony的60岁生日。虽然目前液晶电视和数码影像产品势头强劲,Sony似乎正在走出艰难时刻。但这个花甲老人所面临的景况并不乐观——英国新帅执鞭效果未现、业务整合前景不明……

Sony,真的已廉颇老矣了吗?

60年前,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定下了“绝不模仿他人”的原则。创新精神伴随Sony拼搏至今,开辟了Sony的天地,打造出SONY的金字招牌,笼络了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

如今,当不会说日语的新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以及新科总裁中钵良治站在一起时,这本身就是Sony创新精神的一种突破,更是新战役打响前的一次铭志。

第一章 工程师+国际商人的创新之路

2006年4月10日,在Sony总部的Sony博物馆里,62岁的Walkman(随身听)之父高蓧(音“条”)静雄同本刊记者一起观看Sony发展历史的短片时,悄悄擦拭着眼泪。

高蓧静雄的百感交集缘自于他亲眼目睹了Sony创造的现代神话:从二战后一片废墟的东京起步,到现在年营业额600多亿美元,神话背后则是近60年的风风雨雨。

工程师+国际商人

1946年5月7日,在满目疮痍的东京,20多个人挤在白木屋百货公司一间33平方米的房间里,听39岁的井深大宣读一份他花了三、四天时间准备的《创业计划书》:“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技术人员应以执着的信念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最佳的技能……”

力求建成“工程师的乐园”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Sony的前身)从此成立。井深大是一位视技术为生命的人,充满了工程师的冲动与天真。在早稻田大学科学工程学院读书时,便以天才发明家而闻名。

井深大的幸运在于,找到了比自己小13岁的盛田昭夫搭档。盛田是一个家财殷实的日本传统酿酒世家的第15代传人,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10岁时就开始旁听自家公司枯燥无味的董事会议的他,虽然毕业于帝国大学物理系,却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

天才工程师和国际商人的搭配,从此奠定了Sony的灵魂,那就是科技创新至上,营销策略辅助。

而此后的大贺典雄更是将两种风格合二为一。

当大贺还在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系学习时,就被盛田看中,6年的穷追不舍最终让他放弃音乐而选择Sony。大贺热爱技术,读中学时曾想当一名机械工程师,以找出产品在技术上应改进的地方为追求。同时大贺又是一流的营销家,从1959年进入Sony开始,他塑造了我们熟悉的Sony产品的形象:黑、银色,精致时髦,高科技感。

“土拨鼠”的科技创新精神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井深语)”,“我们要开创一个市场,而不是去附和既存市场(盛田语)”,Sony两位创始人的话就是Sony成功的秘诀。

公司在成立初期,规模小、资金少,只能从事科技含量低的电饭锅,乃至电热毯的研究与生产。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固执地认定:把发展技术作为重点,绝不模仿其他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并在以后一直忠实地遵循着这个原则。

也正因为此,在20世纪60年代初,Sony被称为“土拨鼠般的企业”,意思是指作为小企业的Sony不断地推出了很多以前市场上从未见过,实际上也没人制造过的东西。当Sony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同行里的巨头们就会等着看是否会成功。如果成功,他们就会向市场上推出大量的相同产品,分享胜利果实。很多年里总是首先出场的Sony就像是用于实验的土拨鼠。比如在晶体管方面,Sony原先是领先的,但后来东芝投巨资建立工厂,产量一下子就超过了Sony。与那些资金雄厚、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大企业相比,根基尚浅的Sony自然处于弱势。

起初井深对于“土拨鼠”这种称呼非常气愤,但多年以后,他的态度变了。“作为电子企业,最重要的是不断将新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探索新生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事,墨守成规是落伍的表现。如果灵活地运用商品化方面的土拨鼠精神的话,就会涌现出大量的新生事物。”

井深的办公桌上,后来就一直摆放着员工送的土拨鼠泥塑。

国际商人的创新梦想

如果只有技术,“技术的Sony”绝不可能成为 “世界的Sony”。

“Sony必须向世界范围拓展,这是我们的宿命,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盛田昭夫坚定地表示,因为他体会到技术之外的另一种创新需求,那是一个突破日本,创造世界的梦想。

在Sony成立初期,“Made in Japan”差不多就是廉价、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这让盛田心里非常不舒服。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世界市场对这个词语的看法。在他看来,推行国际化,将企业展现给世界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途径。

这位天才的经营者为了实现公司尽快融入国际化的目的,甚至创造出一个具有国际化发音,却没有实际意义的新公司名称。

当“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逐渐需要迈入国际化之时,盛田感觉公司名称太冗长,对国际化的脚步有所阻碍。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4本英文字典, 寻找了不少典故,最后决定锁定在拉丁文的“Sonus”(声音)、英文的“Sunney”(可爱的孩子)组合成“Sonny”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词汇里的发音不吉祥,最后决定去掉其中一个字母“n”,“Sonny”变成了“Sony”,一个日式的英文。

1958年1月,公司抛弃了在英语中拗口的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正式改名为SONY(Sony)公司。

1960年2月一个寒冷的冬日,纽约,盛田等人从Delmonico国际公司运回了请其代销的3万台收音机,转入自己公司销售。那一天,Sony美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之后,Sony开始了疯狂国际化的道路。1961年,Sony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发行ADR(由美国银行签发的代表外国公司股票,在美国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存托凭证)的日本公司;1970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从1972年的美国圣迭戈工厂起,Sony又开始了海外制造的布局。

根据Sony2005财报,在总营业额中,日本、美国分别以29.01%和26.19%成为Sony最重要的两个市场。

第二章 创新无孔不入

当井深说“让我们来做一台录音机吧”,他只是打算制造与众不同的、有创意的产品。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原有的技术加冲劲已经不足以赢取市场。Sony逐渐明白,必须让创新元素无所不在。

在井深的天才工程师和盛田的国际商人两条道路交汇下,Sony的创新精神不断扩充着:应用模式、核心技术、营销策略、业务发展……

应用创新:没有核心技术也能赢

Sony刚成立时,各方面都比较薄弱,那时拿来主义是Sony的强项,即用自己的想法把更多的技术组合起来进行应用创新。Sony的第一桶金是晶体管收音机,晶体管技术就是他们买下别人后重新设计和制造的。

Walkman是Sony最精典的应用创新范例。

1978年的一天,井深带着一台Sony的便携式立体声磁带录音机和一副标准尺寸的耳机,一脸不高兴地来到盛田的办公室,“我想听音乐,又不想打扰别人。我不能成天坐在录音机旁边吧,但要想把音乐随身带着,这个机子又太重了。”

井深的抱怨让盛田思考了很久。他早就发现年青人都十分喜欢音乐,甚至还有人肩上扛着大型磁带录放机,放着振耳欲聋的音乐招摇过市。

一个巨大的市场呈现在盛田眼前,他命令工程师将一种小型盒式磁带录音机的录音功能去掉,换上非常轻的头戴式耳机。

固守技术创新的Sony人似乎并不喜欢他的想法。一位工程师说:“听起来像是个好主意,但如果没有录音功能,还会有人买吗?我看不会。”

但大家只能服从命令。Walkman之父高蓧回忆:盛田命令首批生产5万台,但当时卖不掉的产品就会装在船上扔到东京湾,大家没有信心,就偷偷只准备了3万台。结果Walkman刚一问世就大获全胜,很快就难以跟上潮水般涌来的订单了。

这个“小玩意”名副其实地改变了成千上万的人听音乐的习惯,也为Sony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到1999年3月时,已累计售出1.86亿台。

事实上,Walkman只是把原来的磁带录音机微小化。这次成功证明了通过对市场观察得到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同等重要。

同样的经验,在1996年9月也取得成功。

Sony推出的第一台VAIO笔记本电脑PCG-505,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金属材质机身和银+紫的配色,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一款非常轻薄的小机器。由于突破了当时市场上笔记本电脑的呆板设计,没有核心技术的VAIO大获成功。

核心技术创新:成就了电视霸业

但是正如Walkman后来被大量仿制,如今VAIO也与其他笔记本的差别越来越小。长久的优势还是必须源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就像Sony在彩电时代由于特丽珑显像管而持续了长达30多年的霸业一样。

1961年,Sony在黑白电视机市场上明显落后,而美国已经有了彩色电视机。在市场压力之下,销售部门打算采用OEM方式生产彩电,但井深不同意。

随后,在购买技术寻求研发机遇的尝试失败后,Sony转为开发自己的彩色显像管。技术困难,再加之不断投入给公司造成的巨大亏损,研究项目变成了一个资金黑洞,研究人员也士气低落。

井深和盛田原本亲密的伙伴关系在这一时期变得对立,盛田想要减少亏损,而井深则坚持不放弃。一次会议上,盛田公开指责工程师们利用井深对技术的承诺,沉湎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令开支超出了公司的承受范围。

对朋友的尊重与信任让盛田最终还是站在了井深一边。当项目研发出现危机时,盛田及时申请到了约200万美元的研发贷款,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与战友一同奋斗着。

1968年,当首批12英寸单枪三束的特丽珑显像管下线时,井深对研发小组深深地鞠了一躬,只说了声“谢谢”,眼里已噙满泪水。而倾注所有科研人员心血的特丽珑,给Sony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市场与金钱,还有同行们折服的目光。

盛田则说:“特丽珑显像管是仅次于Sony商标的宝贵财产。”

营销创新:打造Sony摇钱树

不论怎样,技术都是Sony的根本,但成功需要的元素却不仅仅是技术。Sony在领会“最先进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技术”理念时学到了经验。

1950年,Sony制造出了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但当井深和盛田扛着重35公斤的产品向无数客户展示却无人问津时,两人沮丧了好久。

盛田认为,Sony缺乏市场开拓的行动力。总结经验后,Sony便投入积极的营销模式创新之中,并在随后的市场攻击战里,取得良好成绩。

被誉为“Sony摇钱树”的PlayStation游戏系统就是一个典范。Sony内部流传着这么一句话:“PlayStation成功的背后靠的是两位天才:技术专家久多良木健和销售专家佐藤明。”

1993年,在认真研究了电玩巨头任天堂10多年的成败得失后,负责流通渠道的佐藤明发现对方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流通体制的混乱:通过大批发商向零售店发货,极易造成商品的价格混乱和流通延迟。而且任天堂系统使用卡带作为软件载体,制造周期长且价格高昂,消费者叫苦连天不说,也让第3方软件商经营风险扩大,几乎每次推出大规模软件都犹如一场生死豪赌。

对着一枚CD-ROM(PlayStation即将采用的游戏载体)良久沉思,佐藤明决意发动一场完全颠覆以往的流通革命。

Sony跳过批发商采取直销策略,发明一种名为“采购转售”的经销模式,由身为硬件开发商的Sony电脑娱乐公司充当批发商,先向游戏软件开发商采购,再转手卖给零售店,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经销商倒货和存货的问题。同时,由于CD-ROM制造容易,厂商可以在数天内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产量,基本解决了库存积压的问题。

在最初2年里,Sony巧妙利用价格杠杆,连续4次对PlayStation进行大幅降价,通过不断变幻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大片的市场。经此一役,原本在游戏领域已准备退出的Sony成了电玩巨人。而PlayStation甚至成了游戏的代名词。

业务创新:一脚踏进娱乐圈

一系列的成功,让Sony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企业发展的魄力也越来越大。

1988年1月,Sony以20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属下的CBS唱片公司。2个月后,盛田发表讲话:“只有软件的发展,新的硬件才会发挥作用。我想不仅是音乐,还包括电影在内,Sony要确立更大、更广的软件业务。”

为了实现更宏大的“硬件+软件”计划,平复在家用录像机格式大战中落败的灰色回忆,Sony的目标指向了哥伦比亚影视公司。

这个拥有2700部库存电影版权、2.3万集电视剧的公司,让Sony前后共花费了将近60亿美元,才得偿所愿。

在收购哥伦比亚影视公司新闻发布会的东京会馆大厅里,满头银发的盛田说:“硬件和软件是Sony集团的两个车轮,必须使之同时运转。”Sony集团通过这两宗兼并,终于在电影、音乐两个领域拥有了大量软件资产以及全球性的经营基础。

其实,这样的布局早在当初为Sony起名字时,就初现端倪。当初更名时,盛田执意不愿在SONY后加上“电子”等字眼,就是因为不想限制Sony的发展。

1997年,Sony第3代领导人出井伸之选择了斯金格作为Sony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并赋予他一项重要任务:在Sony电子和娱乐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并将其整合进Sony新的价值链中。

现在,布局开始在竞争中发挥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下一代DVD格式标准的残酷大战中,以Sony为首的蓝光阵营,和以东芝为首的HD DVD阵营正在展开激烈的缠斗。挟CBS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影视公司在内容方面的坚强后盾,Sony似乎略胜一筹。

如果蓝光最终获胜,在老的DVD格式大战中曾饮恨的Sony算是在软件的支持下报了一箭之仇。

第三章 痛定思痛 创新再次出征

成功的背后总有无数次失败的铺垫。当Sony的创新触角无处不在时,实际上失败也存在于各个角落。

但成功与失败又不能一概而论,有时是技术的成功、市场的失败,有时又是技术的失败、市场的成功。在辩证的模式中,Sony探寻着自己的发展道路。

执着于技术的代价

Sony人对特丽珑显像管的感情是很特殊的,凡参与过研发的人员都把这种经历看成是毕生荣耀,而对特丽珑显像管所带来的辉煌,又产生出无比的自信。也正因为此,他们极端相信自己的眼光,执着于自己的科研。

对技术的执着成就了SonyCRT时代电视的王者地位,但同时也造成了其在平板时代的被动。

盛田在其自传中提到,曾有一位年青研究人员提出了等离子方向,但Sony并不看好等离子,那位年青人被迫离开了Sony。后来,Sony沉迷于自主研发的OLED技术(自发光平板有机光放射二极管,下一代的显示技术,目前已有小屏产品实现商用),不相信等离子和液晶会是CRT之后的下一代电视技术。

但市场却和Sony开了个玩笑,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竟然难分伯仲。Sony看重的OLED虽然是最理想的显示器,实用化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最后,Sony只好选择了液晶,并和Samsung 联手建立面板厂。

2005年夏,Sony在全球范围推出了全新的BRAVIA液晶电视品牌,其担负着延续Sony在电视领域的品牌和形象的重任。据DisplaySearch公司的调查结果,2005年第四季度,Sony在供货量和销售额方面均超过夏普,跃居全球液晶市场第一位。

据Sony公司高级副总裁木暮诚先生估计,液晶电视在市场上还有10~20年寿命。不知道OLED电视出场时,Sony的电视品牌是否还能保持当初的高贵?

忽略市场的痛苦

Betamax对Sony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Sony今天在影像市场成功的技术原点和基础,但却在家庭录像市场中败走麦城。让Sony人若干年后仍然如鲠在喉的是,输掉的Betamax在技术上领先于VHS,却在家用市场上毫无建树。

1975年,Sony推出Betamax录像系列。盛田设想了一个巨大的国内广告攻势和促销运动,打算不惜成本地付诸实施。还将1976年定为后彩电时代的“录像机元年”。

当Sony美国公司的总裁不愿服从时,半夜时分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盛田给他打去电话,在电话中怒吼:“你如果在下2个月内不为Betamax的促销花掉一两百万美元的话,我就开除你!”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日本的JVC公司公布了与Sony抗衡的VHS规格。随后,松下、夏普、日立、三洋等大型企业相继倒向VHS。

VHS阵营巧妙地采用了向欧美大型家电厂商提供OEM服务的战术,这样Betamax阵营的厂商在对外出口时,也不得不采用兼售VHS的策略。

画质清晰、在开发和发售方面抢占了先机的Betamax逐渐被挤出市场,这是注重技术的Sony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他们总是无法释怀,凝结最先进技术的产品竟然被市场淘汰了。

当时曾负责Betamax项目的中钵良治在总结时这样说道:“这是市场营销方面的失败。当时过于重视硬件方面的品质,而忽视了软件上的配合,这表明像Betamax这种单纯注重技术的产品在民用市场上是行不通的。”

市场才是创新的载体

在Walkman的辉煌之后,Sony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太过自信的文化,即Sony在产品规划阶段不应该倾听客户的意见。

“我不相信任何市场研究会告诉我们Sony Walkman将要取得成功,更不用说成为一个大热门,引起了众多的仿造者。”“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引导公众,而不是去问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公众并不知道能够买到哪些东西,但我们知道。所以我们不要搞大量的市场研究,而是应该改进我们对产品和产品用途的思想,再通过交流来教育公众,从而创造出一个市场。”创始人盛田的话在Sony被奉为金科玉律。

于是,出现了顾客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机器狗AIBO和机器人QRIO。现任SONY集团总裁兼电子事业执行长的中钵良治谈及这个市场失败时说:“我们有时也会怀疑,顾客真的需要机器人吗?”

“顾客真的需要吗?”这才是真正的金科玉律。也许,一次痛定思痛的总结,比固执己见的成功更有意义。

中钵出任总裁后,要求各部门员工从顾客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抛弃无需征求客户意见的傲慢态度。这一想法公布后,他便收到了公司内部很多反对的邮件,因为Sony人一直以来都认为Sony是新技术和产品的提倡者,而不是顾客意见的追随者。

Cyber ShotT7推出时,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数码相机,但销售状况并不好。当Sony在深入贴进市场后,推出了比T7款机身略厚、具备图像稳定技术、用户界面更友好的Cyber Shot T9款后,T9成为目前全球的畅销品。

“用户才是真正的产品评判者。”中钵认为,Sony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失败和摸索之后,学到了很多。

第四章 新“创新”给Sony带来什么

Sony的稻泽工厂专门生产电视机,1969年到2004年10月的这段漫长岁月里,这里见证了Sony最骄傲产品——特丽珑电视从开始到顶峰再到衰落的全过程。而在说起2005年春季,工厂被改造生产BRAVIA液晶电视时,在这里工作了35年的森竹厂长脸上闪过一丝怅惘:“刚开始有一点难过,但想到这里将采用一种全新的技术,也就想开了。”

创新不是一味地追求新鲜,也不是固执地坚持己见,创新需要的是适应与选择。Sony在痛苦之后,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Sony灵魂回归

Sony现今危机的出现正巧是“Sony梦想家”出井伸之的任期。

当时,数字化与IT产业成为市场最朝阳的趋势与方向。不可否认,出井伸之是Sony第一个重视并提出“数字化和IT产业是‘新Sony’未来方向”的人。只可惜,出井的创新与Sony原有的精神有所冲突,而且常常超前。

在1998年10月Sony的技术节上,出井断言,在网络时代硬件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内容”。这番完全颠覆Sony优势的发言,令包括特丽珑显像管开发者在内的所有听众瞠目结舌。“出井先生的思想太超前了,我们常常跟不上他。”一位Sony员工无奈地表示。

盛田曾说,“绝对要保持公司的本质不变,一定要认清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在创新这个借口之下,改变本已树立起来的公司最为重要的本质。”

公司的本质到底是什么?Sony人都坚持一个观点——创新。那创新又是什么?

盛田早在1985年12月就总结过答案:工业界里关键的因素就是创造力。创造力有3种,技术、产品和市场。要想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三者缺一不可。

Sony不需要跟着别人跑,也没必要丢弃自己的优势。这个巨人需要的,不过是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好地结合技术、产品规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Sony拉来了英国人霍华德·斯金格接任出井伸之。就是这个人,被众多Sony人认为是个有着良好人缘与变通能力的国际商人。

同时,为了传承Sony的传统文化——重视工程师与技术发展,纯粹的工程师中钵被任命为新的Sony总裁。这是一位曾负责过如CCD、LCD等产品的关键器件研发管理的科技重臣,如今又身负重振电子业务的重任。而Sony已经很久没有由工程师担任最高领导了。

工程师+国际商人的传统回归了!

2005年9月22日,Sony的新领导班子发布了中期策略,称Sony将集中在三大核心业务领域——电子、游戏、娱乐,并通过重振电子业务来强化集团业绩。目标是在2007财年结束时,营业额达到8兆日元,利润率达到5%(电子业务为4%)。

期待辉煌重现

液晶电视和数码相机的热销,被中钵看作是“走出最困难时期”的征兆。与熠熠闪光的出井不同,中钵表现出的是工程师的踏实,他要将Sony带回生产制造的原点。

新任总裁在工作中,95%关注的是信心和创利能力的恢复,5%是所谓的“构想”。在恢复盈利能力之前,惯于制造梦想的Sony选择的是最踏实,也最务实的埋头挣钱。

眼下,不少专家认定Sony还有很多未发挥出来的优势。比如说在软硬件结合方面,iPod有iTunes提供自己的下载服务,而Sony则电子部门是电子部门,音乐部门是音乐部门,并没有真正将内容与硬件打通,这也就是为什么斯金格上任后强调“Sony United”,就是要把整个Sony联合起来,打破各部门间的隔阂。

在电视领域内,Sony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雄厚竞争力。几年之后,如果各方面技术都领先一步的OLED电视能够实现量产,Sony将再次获得领导者的地位。

在IT领域,与IBM、东芝合作的Cell处理器,若顺利广泛应用于游戏机、家庭网络服务器、图像工作站、服务器甚至超级计算机中,Sony将对产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力。

再比如说未来的数字家庭真正到来时,在传输平台、标准、内容,收视端、控制端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Sony应该会有抢眼的表现。而那个时候,也就是超前意识浓厚、但的确有非凡眼光的出井对网络时代的思考开花结果之时。

Sony可以期望的还有很多很多,而坚守的,永远是那条Sony真理。对于视创新为灵魂、为生命的Sony而言,如果有一天停止了创新,那才是真的没救了。

SONY发展大事记

1946年5月7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Sony前身)成立。

1955年8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58年1月:公司更名为SONY(Sony)。

1960年2月:成立美国分公司。

1960年12月: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1年6月:在美国发行ADR。

1968年3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资成立CBS/Sony音乐公司。

1970年9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79年8月:与美国保诚人寿保险公司合资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6年11月:成立Sony Euro欧洲区,总部于德国。

1988年1月:并购美国CBS唱片部门,CBS/SONY 更名为Sony Music。

1989年11月:并购美国哥伦比亚Samsung 制片电影公司,进军好莱钨市场。

1991年4月: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险)。

1995年11月:成立SCN-Sony通讯网络,进军因特网内容服务市场。

1996年10月:成立中国分公司。

2000年4月:发布财报,集团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创立以来达到最高峰。

2001年10月:与瑞典Ericsson合资各50%,成立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ony Ericsson行动通讯公司。

2003年4月:财报发布季损10亿美元巨额亏损,引发Sony Shock(新力冲击/Sony震撼),股价2天重挫25%。

2004年4月: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纳入银行、保险、人寿,三大金融业务。

2004年4月:与韩国Samsung 共同合资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成立Sony Connect在线音乐服务。

2004年8月:旗下Sony Music(新力唱片)与BMG Music(博德曼唱片) 合并,成立新力博德曼(Sony BMG)。

2004年12月:旗下Sony Picture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跃身全球第一大电影公司。

2005年3月:发布经营权重大变革,创立59年以来,首位外籍霍华德·史特林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中钵良治接任社长,并于6月22日正式接任。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5 15:12:14  回复

回复/评论:以创新为魂60岁的Sony告诉了我们什么?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47.78.137, 2024-09-23 15:21:42

Processed in 1.0142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