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如何提防公司“内鬼”干私活偷窃资源
网友【老编】 2006-12-05 07:14:35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作者:赖默-里格比 金融时报

坐在办公桌前,人们往往会做许多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网络购物或者找人看孩子,大多数公司都理解也接受这一现实。但有些雇员做得有点过分。他们在一间公司“工作”的同时,还为其它公司干活,甚至做起了自己的买卖。说得轻一点,他们是在偷用雇主时间。说得严重些,他们是在欺骗发薪方。

这些便是把蛋下到其它鸟窝里的“布谷鸟企业”(cuckoo business)。

“我们经常会遇到员工将客户或知识产权转往别处的情况,”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全球调查项目合伙人约翰-斯玛特说。“这种情况通常是辞职的先兆,等他们真的离开公司便会带走一半的生意。”他继续说,具体数字很难获得,因为公司通常不会公布自己受骗的事实。种种现象表明,此类事件有增多的趋势。

斯玛特最近被一家西班牙公司录用,对一家小型英国子公司进行调查。总部听说子公司总经理在私下经营着一家企业和他们抢生意。果然,调查的结果证实,抢走业务的竞争对手正是由他妻子“经营”的一间布谷鸟企业。斯玛特说:“尽管我们无法证明什么,但他还是被解雇了。我们只能告诉他,那样做不太合适。”

Madysen是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市的一家扫描技术公司,其总经理迈克尔-帕特里发现自己成了此类骗局的受害者。“我有四名雇员在辞职前三个月成立了一家公司,并且开始转移业务。他们在八月份成立公司,我在十月才有所察觉。他们的公司就是我公司的翻版。”等他得知真相,这家布谷鸟公司已站稳脚跟,那些雇员也早已开始忙着转移商品和业务。帕特里克立刻同英国政府贸易工业部接洽,“但他们也无能为力”。他还同警察局联络,但也一无所获。最后,他雇了一家私营调查公司Diligentia,该公司做的事情和破案小说类似,比如监视追踪可疑对象。结果,Diligentia将其中三人送到警察局,并追回价值超过10万英镑的设备。不巧,由于一名被告在开庭前两天自杀身亡,此案件被搁置下来。帕特里克说:“这种经历很不愉快,可我必须跟踪调查他们,而且花了足足一年时间。如果我不这么做(雇佣调查人员),我的公司就完了。”

Diligentia公司总经理亨利-霍布森表示,他大部分时间都耗在此类调查案件上。“这经常发生。”他解释说:“还遇到过股票经纪人先抽走客户再自己成立公司的情况。案件内容涉及广泛,小到雇员联合起来利用工作时间和公司资源经营其它企业,大到情节严重的诈骗和盗窃。”

正如霍布森所言,这些布谷鸟有大有小。有的盗用雇主的时间和金钱,有些则干脆利用上班时间经营自己的公司。

西蒙-道森是一家名为风险咨询集团(Risk Advisory Group)的调查及情报咨询机构,其企业调查部主管回忆起与一家慈善机构合作的经历。“我们在信息技术部门发现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人经营着一家房产租赁公司,另一个人下载非正版软件并用公司设备进行包装,而第三个人则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管理一个专为20世纪50年代科幻小说而设计的网站。”雇主面临的一个难题是:适当行为与不适当行为的界限模糊。如果雇员在eBay上出售几件古董首饰,很少有老板会抱怨。但网上拍卖会使人上瘾,一些人已将这个业余爱好升级为全力投入的事业,占去很多正常的工作时间。对那些想利用工作之便挣私钱的人来说,高科技在价格和效能方面的飞速发展让他们受益无穷。这听起来像是宣传口号,但如今人们的确可以用一台手提电脑和一部手机来经营一家公司。如果再有人支付日常经营的帐单,那么做这种生意的劲头就更大了。

可别以为所有这些都是高科技骗局。托比-拉塔是控制风险集团(Control Risks Group)的企业调查主管,该集团是一家位于伦敦的商业风险咨询机构。在托比先前任职的一家公司,打字房的生产率曾莫名其妙地下降。原因何在呢?原来员工在使用公司设备销售化妆品,并用公司电话招揽生意。还有更丑恶可耻的案件,控制风险集团曾帮助一家美国公司做调查,发现该公司的莫斯科代理在办公地点经营妓院。

显然,这种滥用职权现象在公司的任何级别都可能出现。不过,拉塔表示,犯法者通常都是较高层及任职时间较长的人,“处于受到相当信任的职位”。事实上,犯罪者往往都是人们最意料不到的人:一提起这类内部欺诈事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收发室的职员可能会有小阴谋,或者销售人员会偷偷转移客源。

然而,犯法的常常是任职多年的中层经理,他们熟悉内部情况,而且由于是老员工,公司对他们的监督也比较松。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多。可能得不到升迁;可能家中资金紧张;或者就是闲得无聊。不管是什么情况,级别较高者所造成的损害很可能远远大于那些低层职员。

负责签合同的高层主管往往最明目张胆地滥用职权。拉塔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餐饮服务的合同签给总经理夫人‘经营’的公司。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个IT设备购买人员居然挑选了一家报价比市场价高出50%的供应商,原来这个员工和供应商的老板有关联。”

除了利用资历优势,在一些距离较远、总部控制不到的地点,布谷鸟窃贼也会大钻空子。很多企业设在东欧的子公司常因发生类似事件而臭名昭著,追其原因,一个是地理位置远离总部,另外当地商业行为也不够严谨规范。企业可以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一些手段避免雇员(同时)做两份日间工的现象。然而,安永国际会计公司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85%的公司案件都有内部员工卷入,这表明,大多数公司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5 07:14:35  回复

回复/评论:如何提防公司“内鬼”干私活偷窃资源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2. 美国的七大都会区“房市调头”,买方作主了!
  3.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4. 华人科学家身陷“杀猪盘”,短短数月就被掏光250万美元积蓄!
  5.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6. 美国签证新规:申请人须回母国面谈
  7. 选择西雅图、圣地亚哥还是洛杉矶?全面对比“三城生活”
  8.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9. 加州州长竟然模仿川普总统的风格发帖,粉丝数和支持率“都涨了”!
  10.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11.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12.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13. 川普总统的态度突变,暗示乌克兰应该反击俄罗斯本土?
  14. 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川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政策
  15.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16.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17.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18. 在美国生活半年,真实观察了文化差异!
  19.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20.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21.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马斯克警示财政风险!
  22.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23. 全美房地产市场在趋向中性,区域分化明显!
  24. 持中国大陆护照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注意事项更新(2025年8月版本)
  25.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26.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27. 植物油更健康?动物油脂摄入或将加速肿瘤生长
  28. 华人留学生“索赔1亿美元控诉”大学期间的农药伤害
  29.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30.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31.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32.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33.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34.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35.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36.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117, 2025-09-23 09:16:01

Processed in 0.0493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