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汇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显然,没有业绩增长支持的薪酬增长肯定是有问题的,作为上市公司需要对股民有一个交待。虽然联想并购IBM后变成一家国际化的公司,但其主要的管理人员还是原班人马。如果没有国际化薪酬的帽子,我相信在以前,就算他们的业绩再好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薪水。虽然,建立在业绩增长基础上的薪酬增长是可以理解,但是,在制定薪酬体系时也不应太冒进,冒进会引起短期行为。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市场价值,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在市场大环境中,如果联想高管还能以这样的薪水被其他公司聘用,那这个人的市场价值就没被高估,反之,就是高估了。
我估计这样的薪酬水平应该是美国标准。市场调研会给出一个指导价,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都会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美国的薪酬要比欧洲高一些,Hong Kong地区会比新加坡高一些。所以,不能用中国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的薪资水平相比,薪资水平与地区差异绝对不能割裂开。我相信如果联想前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沃德过来以后,仍然给他原来的薪酬,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没有办法,毕竟他的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价。
这件事给人一种感觉,显然有管理层自己利用职权来操作此事的嫌疑。如果真的要改进薪酬体系,完全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没有必要一下子就直升到这种程度。如果联想没有并购IBM,他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吗?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董事会也不会通过。
为什么联想原来极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成本低,如果忽略了这点,真的相当危险。虽然联想高层的这些薪酬支出在联想集团整个开支中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还不足以影响到联想产品的成本,但员工与CEO之间的薪酬差距越来越大的话,也是一个问题。就因为并购IBM了,要水涨船高,用IBM的薪酬来要求自己了吗?难道联想现在的business(业务)就变成了IBM的business(业务)吗?
一般情况下,国际大公司的CEO年薪是以底薪为基础,佣金会很高,也可以拥有比较多的股票期权,这样一来,整体的年薪也比较高。当然,这也是鼓励薪水与业绩挂钩,毕竟公司的管理层与业绩密切相关。可据我了解,联想第一季度的效益跌得蛮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