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公司的电脑发送邮件时切忌口无遮拦,这已经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办公室生存法则。但知道在使用即时通讯服务时也要慎言的办公室一族就没那么多了。
即时通讯这种电脑程序现在极为普及,通过它,用户能够在网上与朋友用简短的文字进行即时交流。然而这个工具并不是私人交谈的密室。公司和政府机构可以监控、记录在公司网络电脑上进行的即时通讯谈话内容。当一段交谈结束后,谈话内容似乎就会消失在互联网 的数字真空中。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近期占据媒体头条的两起丑闻就反映出即时通讯中存在的这种危险。最近,即时通讯再次困扰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前共和党国会议员马克•弗利(Mark Foley)。他曾写邮件给国会一名年轻的听差,信中提到一名国会议员对其一名下属有非同寻常的兴趣,或者说是令人不安的亲近。这封邮件被公诸于众后,弗利骤然辞职。但最要命的是他和好几名国会听差在即时通讯上赤裸裸的色情谈话也被曝光。
据知情人士透露,弗利用AOL的电子邮件帐号给这几个听差发邮件,用户名显示的是“Maf54”,他还用同一个ID在AOL的AIM即时通讯服务上聊天。几个听差很可能也是AIM的用户,不过在AIM上也可以和使用Apple公司(Apple Inc.) iChat软件的用户聊天。弗利的聊天记录是怎么被保存下来的,现在还不清楚。如果他们使用的是AIM,那么那些国会听差就可能在他们的电脑上保存这些对话,或者用拷贝粘贴的方法把这些内容单独存到可以列印或用电子邮件发送的文档中。
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泄密调查丑闻的焦点虽然是公司利用非法手段获得记者和董事会成员的电话记录,但涉及到即时通讯。惠普公司跟踪了公司一位发言人和一名《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记者之间的即时通讯聊天内容。
大多数公司都是刚刚开始意识到即时通讯已经在工作场所大行其道。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和ePolicy Institute进行的一项关于办公环境监控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雇员在工作中使用即时通讯,但只有31%的机构实行了特别限制使用即时通讯的政策。尽管如此,这个问题还是引起了一些领先行业的注意。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要求其成员公司像监控书面通信和电子邮件那样监控即时通讯,并保存即时通讯的电子副本至少三年。
调查还发现,虽然只有13%的公司开始记录即时通讯内容,但成效已经开始显现:约有2%的雇主因雇员在即时通讯中出言不逊而将其辞退,而根据这项研究,有26%的公司因为雇员使用电子邮件不当而将他们解雇。
用户有好几种方法可以保存即时通讯的内容。谷歌(Google Inc.)的Google Talk服务能自动保存用Gmail邮箱帐户登陆的用户的即时通讯内容。Google Talk用户在进行一项特别的谈话时,如果不想谈话被记录,可以关闭这个设置,或者选择“不留记录”。其他即时通讯服务,如AOL的AIM、Yahoo! (Yahoo!)的Yahoo! Messenger和Microsoft公司(Microsoft Corp.)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则不会在服务器上自动保存对话的内容,但也为公司和个人提供多种工具来记录对话。用户可以通过内置的保存功能保存通讯内容,也可以把东西拷到另一个文件上。
有些即时通讯服务正在努力扩展现有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工具来跟踪员工的谈话情况。AIM的免费新版本AIM Pro就是专门为企业和个人办公人员设计的,它的默认设置会把对话的内容在本地硬盘上保存14天,但这项功能也可以增强或关闭。另一个功能更强大的收费版本WebEx AIM Pro商用版能够把一个公司内所有的即时通讯保存在WebEx的服务器上,还可以拦截带有某些关键字的资讯的发送。
Microsoft公司的Live Communications服务器可以让公司的IT部门记录和搜索雇员的即时通讯对话,监控范围包括Yahoo!和AOL这类很容易获得的即时通讯服务。
除此之外,有些公司还购买单独的硬件,跟踪和拦截公司范围内的即时通讯对话或专为特定员工设定限制。位于圣地牙哥的Akonix Systems Inc.推出的一种硬件就能够追踪穿过公司防火墙的即时通讯对话,检查并记录信息,看其是否符合公司规定。这款硬件起价5000美元,每个雇员加收20至 70美元。公司还可以通过键盘追踪软件、或能够在某一时刻捕捉雇员萤幕显示内容的应用程序来阅读雇员的 即时通讯信息。
根据帕洛阿尔托技术市场研究公司Radicati Group Inc.的调查,从全球范围看,2005年,公司即时通讯软件的市场规模是25亿美元,而预计到2009年将上升到33亿美元。
Bryan Cave LLP公司的劳工及雇佣律师葛列格•莱姆利(Gregg Lemley)称,如今从性骚扰、种族歧视到违反非竞争条款等各类案件,即时通讯与电子邮件和其他公司文件一样成为案件审判的重要材料。莱姆利指出,“现在大多数雇主都有一条在全公司上下执行的政策,声明员工在电脑和内部邮件上的所作所为都不属于个人隐私 范围。”
但莱姆利同时表示,话虽如此,雇主们还是应该明智地补充内部交流的政策,对即时通讯作了特别的规定,解释即时通讯能用来干什么及不能用来干什么,以避免卷入侵犯隐私纠纷中。
至于政府是否可以像索要电子邮件那样索要即时通讯记录,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执行总监马克•罗藤伯格(Marc Rotenberg)说,关于这一点法律还不是很明确,因为电子邮件一般是保存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的,而即时通讯则不是。“从法律角度看,隐私权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