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的国有企业在风雨飘摇的失常动荡中,坎坷的变革经历让人感叹;一个过气的中国生产的手机大佬在血雨腥风的市场竞争中,复杂的重组之路让人惊叹。现实是残酷的,为了发展,无所不用之极也是一种生存手段。当郝建学站在摇摇欲坠的中科健面前,不知心中又有几多思量。
深圳中科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健),这个曾经的中国民族手机业老大,最近一直在重组的混乱与迷茫中挣扎。
2003年8月5日,南京合纵与成都久盛以1亿元作价,受让中科健第一大股东科健集团持有的共计29.01%的中科健股份,但最终却是无疾而终。
2004年12月1日,以王海斌为代表的广州海纳投资从科健集团手中买下中科健相应股份,开始重组“新科健”,却又被不断暴露的资金黑洞吓退。
2005年3月5日,宏智科技的第一大股东王栋正式进驻中科健,出任总裁职位,但这个决定并不被宏智科技认可,王栋其人也被业内猜测为“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被“始乱终弃”。而这个时期的关键在于,离开中科健不过百日的郝建学,又回来了……
时间在继续,中科健的危机也依然存在一场场重组,一个个人物,到底什么才是中科健所需要的?中科健到底何去何从?呼风唤雨的郝建学究竟还有怎样的套路?
一手谋划的重组之梦
中科健的3次重组,目的不同,结局也不同,惟一相同的就在于,都是郝建学一手促成的。而这只手的背后,也有其不为外人所道的图谋。
第一次重组:股权不明的无底沼泽
1998年,郝建学入主中科健,引入手机业务之时,正是其国有法人中科院因沉重的负债经营而无力提供更多支持的时刻。因此,中科院早有出让科健集团摆脱负担的想法。
2002年,中科院与联想集团有过接触,意欲由联想集团转承科健集团的股份。后被郝建学以万字质疑书否定,联想出局。
此刻,郝建学在控制了上市公司中科健后,又开始担心中科健落入他人之手。因此,他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使自己完全收购中科健。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郝建学购买科健集团的股份,无异于实施管理层收购,需要面临政策和舆论的压力。
于是,郝建学选择与马志平合作。
当时,作为江苏省中科健最大的手机经销商的马志平,凭借着科健手机的杰出代理成绩而在业界一炮走红。另外,马志平在金融界人脉很广,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营销网络。
2000年,江苏中科健副总经理范伟出面,与马志平合作收购以教育为主业的长恒实业。其中,马志平持股51%,范伟持股49%。
2001年8月,江苏中桥百合通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中桥”)由两名自然人股东投资成立,其中持股45%的陆峰是中科健第二大股东——智雄电子的武汉公司副总经理,而持股55%的张继则是北京惠泽百合广告公司负责人,该公司是科健手机广告代理商。
2002年3月,长恒实业、江苏中桥与其他由中科健控制的5名自然人联合组建南京合纵投资(简称“南京合纵”)。
2003年10月17日,南京合纵与成都久盛分别与科健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受让科健集团100%的股份,作价金额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南京合纵出资人民币9900万元,受让99%股权,成都久盛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受让1%的股权。
在这复杂的演变之后,终于完成了郝建学与马志平的“碰面”。2004年8月18日,中科健与南京合纵同时发表了等待股权过户的通知。然而,所有的等待与努力最终都不了了之了。
《IT时代周刊》了解到,2003年3月,科健集团因申请640万元贷款,将其所持有的1100万股法人股质押给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工业大道支行;2004年3月7日,贷款到期后,科健集团向该行办理展期,并继续用公司1100万股法人股作为抵押;同时,科健集团还将761万股法人股质押给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振业支行;2004年7月27日,科健集团再次将余下的1500万股法人股质押给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松岗支行,质押期限自2004年7月27日至双方申请终止为止。
初步计算之下,科健集团所持有的3361万股法人股已经悉数作为资产质押给了银行。另外,中科健的第二股东智雄电子也在2004年8月3日将其所持有的3100万股法人股质押给了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到此,中科健已经形同一张虚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章第七十八条》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但债权银行与中科健从来都没有达成协议。
第一次的重组,就这样被股权不明拖入了无底的沼泽。
[Page:郝建学的“阴谋”充斥中科健的重组之路 ]
第二次重组:以Samsung 的名义寻求资金
其后不久,广州海纳投资的王海斌进入了郝建学的视线。
王海斌是广州海纳投资的总裁,占有71.11%的股份。海纳还持有属下鹰泰数码集团(以下简称鹰泰)80%的股权,而王海斌正巧是鹰泰的创办人之一。
这次重组,也许没有过多的周折与计划,但从双方身上,我们不难嗅到Samsung 的味道。鹰泰是韩国Samsung 电子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列2003年国内Samsung 手机代理商中销量排行榜的首位,占国内Samsung 手机销售份额的55%。而中科健当初进入手机领域的第一步,贴的就是Samsung 牌,如今,更是和Samsung 一起合资做CDMA手机研发,Samsung 在中国最大的CDMA生产线就坐落在中科健的厂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