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女声李宇春
杨琳桦 长沙报道
8月19日17时,长沙,湖南广电大楼治安岗亭的值班员廖建表抬头望天,在他周围,“超级女声”粉丝们火辣的热情开始弥漫开来。
30分钟后,他所熟悉的一幕在大楼的演播厅前准时上演——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同一个“场”中,他们以各种理由请假离开原来的城市,奔赴长沙等待进入“ 超级女声”5进3的节目现场。
18时30分,这个“场”持续发生着作用:素未谋面的人尖叫着拥抱在一起;高声呼喊对方的网名;交换手机号码;语无伦次述说同一个主题;飞速套上印有相同字样的黑色或黄色T恤……这个场的能量来自同一个名字——李宇春,他们的名字叫“玉米”。
“玉米是最自发的一个群体,我们与李宇春毫无关系。”玉米粉丝团的负责人“热诚”说,“我们非常分散地来自全国各地。”
一位来自武汉女孩在接受采访时难以为自己定义,“玉米很容易辨认,我们有相同的气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种猫语。”
19时30分,当演播厅的大门打开,他们以丘比特之箭的速度冲了进去——今年夏天,这群遭遇了李宇春突袭的玉米们,正在失去往常的逻辑。
中国第一个SMS明星20时20分,“热诚”俯身告诉亲友团的玉米,“当李宇春出现,大家一起喊‘李——宇——春’,一定要整齐,直到李宇春开始唱歌。”这个规则,被玉米们小声地口语相传。
当李宇春在舞台上玩起经典的小手势,当李宇春在广告时间坐在对面台阶时,玉米们争分夺秒地观察李宇春的每一个细节。“李宇春、李宇春……”他们睁大眼睛,握紧拳头,不断跺脚,甚至有人几乎晕厥,不时有尖利的女高音突出重围,既而又淹没在众人的声音中。
随着比赛的进行,一位激情四溢的玉米在高潮处突然伤心地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我们能看到春春,但谁又知道春春想看见什么?什么是她不想看见的﹖”
23时50分,玉米们集体感受到了一种尖锐的痛苦——李宇春哭了。几乎在同一瞬间,所有玉米开始失声痛哭,相拥而泣。
李宇春,究竟具备了什么让玉米们失常的要素?——从2004年“超级女声”上大眼睛、线条柔和、温柔可爱的乖乖女张含韵变成如今高挑清瘦、棱角分明、自然帅气的强势女生李宇春——后者几乎是前者的一个反义词。
“我到现在仍无法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李宇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样一个性别定位都不清楚的人,我在她身上没有看到任何审美的东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则表示,“李宇春相当真实,不矫揉造作;同时,她这种跨性别的统一体,实现了很多人内心对传统性别规范的压抑。”
23时50分,节目公布投票结果。李宇春的SMS投票数是190万,紧随其后的周笔畅得票是130万——仅仅7天之隔,李宇春的SMS投票比上周五公布的近83万多出了100多万。
24时10分,曲终人散,突然,玉米亲友团中的一个角落爆发出一阵呼喊:“3-1-0万。”之后,越来越多的玉米加入其中。
“3月10日是李宇春的生日,我们的目标是在下一场比赛中,让春春的SMS得票达到310万。”一位戴眼镜的玉米告诉记者。
“李宇春有这样巨大的SMS支持量,表明这个节目的受众群和她的个性有很多共鸣之处。”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网络传播研究专家匡文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年轻的手机族才会主动、强烈,甚至不惜抢夺别人的手机去追星。李宇春是手机的一代,所以她的SMS投票会相当高。”掌上灵通市场副总裁、原蒙牛液态奶市场总监孙隽认为,李宇春的个人特点与互联网、手机和游戏存在很多共通的元素,她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敏感的东西。
8月12日,在“超级女声”6进5的比赛中,李宇春险遭PK,场下众多的玉米开始相互提醒——“要警惕李宇春SMS支持一直很高的原有观点”,并开始了正式意义上的集体拉票。
“我们SMS必须第一。记住,SMS不是给观众看的,而是给主办方看的。”这条信息被Baidu.com贴吧“李宇春”一栏的管理员置于首位。
他们还在网上公布了全国各地营业厅地址的速查手册,详细地写上了投票方法——团购并集中火力“进攻”当地的移动话吧或营业厅。
很快,各个城市的玉米纷纷回帖,提议在闹市区、中学门口、社区的活动中心、火车站、幼稚园门口、大公司门口等地方拉票,玉米在每个城市的行动开始保持一致。
几乎与8月19日的比赛同一时间,李宇春在Baidu.com贴吧的帖子数一跃成为“超级女声”选手中的第一位,并随后制造了近190万条SM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