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兟复出了,这位曾经的“媒体收购之王”的新身份是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以下简称德太)的合伙人。过去五年内,作为Hong KongTOM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王兟亲手操作的收购及战略联盟项目就多达四十多个。在职场“消失”了半年后,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投资领域。这股“王兟旋风”会怎样吹下去?
2006年1月,TOM集团对外宣布了王兟“因个人事业”离职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人感到突然,因为在很多人看来,TOM集团现有的架构几乎是王兟一手构建的——由于李嘉诚的超强号召力,TOM集团是先上市后做业务的。直到王兟担任CEO,才确立了TOM成为媒体集团的定位。
在王兟手中,TOM成为了一家高速运转的“收购机器”。一份统计说,仅自2000年8月到2002年10月两年间,TOM就参股了25家公司,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营公司9家,收购户外广告媒体12家。其中包括收购163.net、华娱卫视、华谊兄弟公司、风驰广告公司,入股《电脑报》、三联书店……到2003年,TOM已经实现盈利,并从一家业务单纯的互联网公司转变成了一家互联网、印刷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和电视娱乐并重的跨媒体大型集团。
2006年初,王兟离职。随后业界没有了他的消息。王兟说,这段时间自己很犹豫。刚刚离职的时候,他确实想“实现个人理想——做一家自己的基金公司”,希望到2008年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基金品牌。但这样做是最好的方案吗?王兟不能确定。
他的理想需要海量的资金、超一流的品牌去完成,他已经习惯在超大的舞台上领舞,他开始觉得,自己创立一个基金也许为时尚早。最终,“没办法,我又被名牌公司俘虏了”。
但是,王兟也为自己的理想留下了伏笔。早在1991年,王兟成立了美投国际集团以及相关的一些私人投资公司,主要投资在房地产、能源及高新科技领域。年初,王兟将私人持有的焦煤业务注入Hong Kong上市公司威利国际(0273.HK),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我投资的云南焦化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德太集团也很感兴趣。于公于私,我都希望德太能入股云南焦化。”
离开TOM以后,王兟说自己有了些变化。其中一条是关于财富的,“不是说对财富淡泊了,而是,现在的我,人生目标更加多元化”。
王兟选择的新公司在投资领域极负盛名。这家私募基金目前管理着超过300亿美元的资本,它投资的对象包括名牌消费品、零售、航空、媒体及通讯、工业及制造、金融、医疗卫生等。联想是这家公司刚刚在中国完成的投资对象。
王兟说,工资、待遇是自己选择加入德太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自己在这里有近乎完美的舞台。“中国的政策可能变动,保险资金将可能获准放开进入私募集金,这是一个重大利好”,同时,“实际运营过公司的投资人感觉可能会有独到之处”。
在德太集团,王兟分工负责北亚地区的增长资本投资业务,包括开发增长资本、并购及风险投资的机会。如果把王兟最关注的领域拉一张单子,可能列在其中的行业包括高科技、服务业、消费品牌及新能源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和新能源。对这两个领域,王兟情有独钟。另一个可以确定的消息是,未来王兟掌管的投资将以小股权(非控股)为主,单笔金额在500万-7500万美元之间。
“在德太,我也有一个自己的理想”, 王兟说,“我的职责之一是带给德太本土的思路、中国风,我也希望做一些里程碑式的投资。”
关于大刀阔斧的收购风格,王兟说自己不会放弃。“大家都知道我秉性喜欢收购,时间长了肯定是这样,不过收购近期不会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