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百事国际集团亚洲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百事国际中国区(饮料)总裁、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煦将于2008年4月退休,时大鲲于2006年10月1日加入百事公司,出任百事中国区饮料候任总裁,并将于2007年二季度完成与朱华煦的工作交接,全面接管中国区饮料事务,届时,朱华煦将出任亚洲区非执行董事长,直至退休。
目前,时大鲲已加入百事公司出任中国区饮料候任总裁,并成为亚洲区行政委员会的成员。
百事国际集团亚洲区方面称,朱华煦在经过与公司一年多时间的交流后,决定在百事公司服务10年后退休。
百事国际集团亚洲区认为,他“使百事中国区饮料取得了强劲的业务发展,销量翻了4倍并连续9年创下了市场份额新高的纪录,在2005年,百事可乐品牌超过主要竞争对手成为中国第一的可乐品牌”。除此之外,朱华煦还强化了公司治理、业务诚信和灌瓶厂网络的透明度,将百事公司的灌瓶厂网络变得更加强大与坚实。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朱华煦统领百事中国区业务的8年是百事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间的差距也大大缩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百事国际最大的饮料市场和最重要的市场。
时大鲲在过去25年的职业生涯中曾服务于陶氏化学公司、通用电气、安永华明、IBM和Motorola 等。在加入百事公司之前,他曾担任Motorola 中国公司总裁。时大鲲毕业于台北大同工学院并取得辛辛那提大学电器工程硕士学位。
百事国际亚洲区总裁马曜晖称:“我们深信时大鲲将领导中国公司团队,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市场继续获得更大的成功。”(第一财经日报 边长勇)
相关链接: 朱华煦:两个问题和他的中国8年1997年接受当时百事公司一把手面试的时候,朱华煦问了两个问题:你认为百事在中国的业务要做到多大,百事在中国要多少年才能追到竞争对手。朱得到的答案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假如你加入我们公司的话,我希望你能告诉我,我们在中国饮料部能发展到多大规模。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绝对不可能追到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只要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的第二品牌,那就够了,在这个行业,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第二品牌,能做到有成熟性的利润,就已经是“a fun business”。朱华煦说:“之前我听到也碰到很多大企业的一把手,他们对中国市场存在幻想,比如说‘中国是13亿人,每人买我一双鞋,我一年就能卖多少双鞋子’——这样算起来确实是很惊人,但绝对做不到,你不能假设每一个人都买你的东西。我觉得百事一把手回答我的这两个问题,显示了他对中国的决心,并且他对公司的业务在中国能做到多大,完全没有幻想。我觉得有这样的老板的话,这个业务可以做。这个公司可以进。”得到这两个答案后,他加入了百事。8年前,百事在中国的销量只有可口可乐的三分之一,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三分之二。
“至于能否成为三分之三甚至超过,在我的职业生涯的‘有生之年’,我觉得我们在中国不会超过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也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以达到超过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朱华煦操着一口不算太熟练的Hong Kong普通话,每次提起他们的竞争对手,总是不露一点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