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连Kai-Fu Lee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从“被告”变成“法官”只用了一个月。从10月中旬到11月初,这个在9月前还官司缠身的Google中国区总裁,成了决定很多中国学子前途的“审判者”。
“天天都是早上8点多起飞,3周之内足迹遍及哈尔滨、广州、上海、武汉等8个城市的近20所高校。”11月5日11时,当记者见到从哈尔滨返美在首都机场短暂经停的Kai-Fu Lee时,发现这个让很多大学生望眼欲穿的“空中飞人”,领口松懈、眼窝深陷。
Kai-Fu Lee告诉记者,他看中的“关门弟子”已经有20多个,明年6月,Goolge研究工程院将完成所有选拔,公司的运营机构也将建立,届时Google中国将正式开张。
去大学布道
王华东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10月初,当他听说Kai-Fu Lee要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心里一动。在发电子邮件申请入场券失败后,王华东想到向他认识的一个记者求助。
10月30日下午5:20,王华东被那位记者朋友“夹带”进入会场,虽然此时距离开场时间还有1小时40分钟,但“西电礼堂的门口已经排了两个近100米的队伍”,王华东回忆说,队伍最长的时候是6:30前后,“长度不低于500米,来的人有很多其他学校的,甚至有洛阳和杨陵的”。Kai-Fu Lee告诉记者,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报告时,礼堂内有3000名学生,礼堂外也有3000人,他们通过大屏幕观看“实况转播”。
“当Kai-Fu Lee说道,写书每到忘记古典文学原文时经常用Google查询的时候,全场一片哄笑”,可能是现场人太多,给王华东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并不多见,另外一些影响深刻的话是“Google不会做操作系统,Kai-Fu Lee在大学期间放弃导师课题等”。
Kai-Fu Lee在各个学校的演讲几乎场场爆满,个别学校的入场券黑市价格达400元人民币。借助演讲的效果,Google招聘也顺势进行,这些一般被安排在Kai-Fu Lee演讲后第二天进行。
“招聘引擎”的“算法”
Google创始人赛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设计的PageRank算法让Google在网络信息搜索领域独树一帜,现在Kai-Fu Lee又为Google设计了一套“算法”来搜索人才。
“所有寄往Google的求职信都会被自动分类。”Kai-Fu Lee介绍说,这套类似Google News的技术将“毕业院校、学历、应聘职位”等信息从PDF、DOC等文件中读取出来,并加以分门别类。Google的面试小组在到一所学校前,就可调出来自该校的所有简历。
Google的面试小组由5-8人组成,各自的问题都不一样,他们用打分系统给面试对象打完分数后,才能看到别人的评价。Kai-Fu Lee介绍说,“极有可能出现只有我一个人打分很高,或者很低的情况”,Google会记录每个人的打分状况,“你给高分的人最终录取了多少,你给低分的人淘汰了多少”。如果一位测试员的“命中率”过低,那么“我们还是请你不要面试了”。
Google对毕业生的面试肯定会考察实际技术水平,尤其强调“算法”。Kai-Fu Lee说,Google earth的数据服务器超过1000台,设计一个程序要调动上千台服务器,并且要做到实时、无错以保证客户体验的难度很大。此外,Google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都是自己做的,没有DELL、IBM或是Microsoft、Oracle,“如果我们都买IBM服务器肯定早就破产了”。
Kai-Fu Lee回忆当年在Apple公司时,老板对他说,要做到比别人“更好”,在此基础上做到“更快”则更好。“现在Google要求不但是更快、更好还要更便宜,这也是我们需要人才懂算法、能力强的原因”。
“测试技术的方法主要是现场考试”Kai-Fu Lee把这种测试看成“计算竞赛”,Google会出一个不给全部数据的课题。应聘者要先向Google提问,如果问的问题不关键将被扣分。问出问题后就要开始解决,“这些问题都很难,可能会遇到一两个瓶颈,我们会给暗示”,如果给了一次暗示还无法解决就又要被扣分。
除技术外,Google还会考察应聘者价值观,Kai-Fu Lee希望找到具有“平等、客观、利众”等精神的人才。这种测试将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比如,你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可不可以举出个例子你是如何做到的?如果没有做到,别人怎么对你?如果再来一次怎么样……Kai-Fu Lee认为7-8个问题以后基本就能看清楚一个人的真心,“当然我们也会找到老师、同学等一切我们能找到的人核实”。
Kai-Fu Lee说,Google的面试很具体,应聘者说自己的特点一定要给出具体实例,而Google一定会刨根问底问个不停。
第一个关门弟子
10月的某一天,一封似曾相识的自荐信引起了Kai-Fu Lee的注意。“我有点奇怪,为什么同一封邮件会收到两次”,调查后他发现,寄信人发的地址远方不止2个,“用户名kfl、kaifuli、kfli,信箱后缀gmail、hotmail、yaho等等,他把能想到的邮箱地址全部寄遍了”。
被感动之余,Kai-Fu Lee认真地研读了这封求职信。这个作者在信中说道,上5年级的时候,是怎么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用Google的;在此后的时间里他跟踪了Google的所有产品,每次Google都会给他很大的惊讶。这位学生还详细说明了,他喜欢Google某个产品的某个部分,这个部分设计的特点是怎样的。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这位“毛遂”举出了曾经服务过的公司和得到的荣誉,并且表达了希望成为Google一员的意愿。他分析了Google招聘的几个职位,分析了哪个职位最适合自己。此外他还坦诚自己面临的其他机会,他希望Google尽快面试以便早做决定。
“这封信让我眼前一亮”,已经习惯了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一路看过来的Kai-Fu Lee终于看到了一封不一样的信。Kai-Fu Lee说:“中国的大学生们缺乏这种积极精神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Kai-Fu Lee,每天要看1万封简历,而且大多都写着‘毕业于全中国排名前八的大学,然后是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等,看到第二页你也肯定不再翻了。”
目前这个“毛遂自荐”的同学已经通过了测试,他是Kai-Fu Lee的第一个“关门弟子”。Kai-Fu Lee说,他相中的弟子有20多个了,他是迄今惟一收到聘书的。据悉,剩余的关门弟子将在2006年6月全部产生。Kai-Fu Lee说,被选中只是加盟Google的第一步,此后他们必须接受Google为期6个月的“死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