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消息,Samsung 集团本周四宣布,集团董事长李健熙(Lee Kun Hee)将不再继续担任Samsung 集团下属的8家企业的常务董事。这下属的8家企业包括Samsung 控股公司和等离子显示器部门。
据《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如此,李健熙仍将继续担任Samsung 集团旗下知名度最高的Samsung 电子董事长之职。目前,李健熙拥有Samsung 电子1.9%的股份。尽管在Samsung 电子的股份不是很多,但由于交叉控股的原因,李健熙的决策权仍不可小视。(n102)
《环球企业家》报道
韩国Samsung 集团在全球商界中的地位今非昔比,2003年,包括LCD、显示器、CDMA手机和内存芯片在内的12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球第一,以多项尖端产品和技术继续保持在数字领域的领袖地位。
198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代表的韩国企业曾是中国公司的榜样,但1997年的金融风暴拖垮了现代集团等财阀型韩企,只有Samsung 异军突起,成为继Sony之后亚太领域少见的“令人尊敬”的全能型高科技集团。
这个奇迹已成为最让中国企业家心动的成长神话之一。如何从发展中的三流企业飞跃为世界一流公司,继日本制造业历经沉浮后,近在咫尺的Samsung 成了目前中国商界最津津乐道的模仿对象。
铁腕李健熙,作为Samsung 神话的主角,由此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
Samsung 集团会长李健熙甚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尽管2002年的韩国百富排行榜上,李以14.47亿美元的个人资产雄踞榜首,是名副其实的韩国首富。
1987年,45岁的李健熙接掌公司权杖。李从小接受严格的家族教育,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后,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MBA学位。就任会长前,他在Samsung 工作了21年。
李平时寡言,表情极少变化,但工作风格相当强硬。一旦开口,直抵问题核心。他主持的会议经常持续几个小时不间断,因此职员们养成了在会前去洗手间的习惯。
1993年,李键熙发起了影响整个Samsung 命运的“新经营”运动。他冲经理们持续吼叫了9个小时,痛击Samsung 顽症,提出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核心”的思想。Samsung 的腾飞便从这里开始。
不过,不要把李健熙看作万能的经营之神。1990年代他在汽车业务上的数亿美元投资很快债台高筑,2000年被迫贱卖给雷诺汽车公司。
为此,李健熙一次性捐献出20亿韩元个人财产,以承担责任,被媒体称赞为是“为错误投资决策承担责任的CEO”。
这是这些内在品格、而非单纯的商业决策,令Samsung 电子品牌成长率连续三年达到30%左右,成为当前商业格局中其他亚洲公司的新榜样。
(文/《环球企业家》□ 鲁娜|文 出自:2004年7月 总第1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