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东,点击科技总裁
□李爱明 张志勇
人物名片:
王志东,男,点击科技总裁,曾任新浪CEO、总裁
他说:“我的角色一直是模糊的,没有纯粹的创业者,也没有纯粹的职业经理人。我曾经是一个狂热的技术分子,而现在更多地关注管理。要对我分类是很困难的,我非常独特。”
没有了董事会没完没了的开会,没有了媒体没完没了的采访,点击科技的总裁王志东不再有新浪CEO的诸多烦恼,也同样不再有新浪CEO的耀眼光环。在我们不久前和王志东对话的两个小时里,王志东的太太甚至说,“王志东一年多没有这样和媒体谈过了”。
2001年6月,王志东被迫离开新浪。第二个月,他就开始筹办点击科技。当年12月,点击科技正式成立。王志东坦陈,办点击科技的时候,他确实是憋了一口气。
但王志东就是王志东。2004年2月18日,王志东宣布,点击科技从美国富达远东风险投资公司成功融资1300万美元。这是当时国内软件业融到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卧薪尝胆两年半之后,王志东重新证明自己。
点击科技所做的是协同软件。用王志东的话说,这是一种“软件、网络和通讯三者结合的软件”,是全新的一种组合软件,绝不是对国外某个技术的简单抄袭。
记者问:“有人说这种软件国内只有王志东才敢做?”
王志东回答:“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理由是协同软件既要求软件、网络、通讯的结合,又要求技术和管理的结合,还要讲究“顶天立地(既要看得高远又要本土化)”,而创办者能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国内确实少之又少,王志东因此认为自己当仁不让。
他说:“我的角色一直是模糊的,没有纯粹的创业者,也没有纯粹的职业经理人。我曾经是一个狂热的技术分子,而现在更多地关注管理。要对我分类是很困难的,我非常独特。”
经历新浪之变之后,王志东对人对事的感悟明显发生了变化。“一定要理解人研究人,”这是王志东在谈话中多次强调的,“这是我从技术转向管理之后学到的重要东西。”
创业者追求的目标和投资者是不同的。对这一点,王志东有深切的感受。他说,“钱不是万能的”,可用来形容投资者,这是指投资者必须依靠外力,依靠更有本事的人;创业者可能有各种能力,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投资者和创业者知道这个道理,正好互补。两者的立场、目标天生不一致,但有共同的利益。
至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怎么和平相处,那就看规则。“分歧是永远有的,任何两个人由于背景、立场等不同,都会有分歧,更别说投资者和创业者了。判断谁对谁错很难,因为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最重要的是按规则走。”王志东坚持认为,遵守规则是最重要的。
当初,王志东非常不满的就是新浪董事会有人擅自决定,破坏规则。当董事会内部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时,尽管董事会董事有不同的背景,最后也不代表所有人,但无论是CEO,还是总裁,最后必须遵守董事会的决定。
“我在新浪的每一次收购都非常漂亮,都实现了我的目标。”对于有人批评他太保守的言论,王志东说,“我不是不愿意干事,而是不愿意干蠢事。如果这个东西是错误的,我一定会指出来,而大家还要去做,那我就服从规则。”
不过,现在,王志东反思到,在考虑所有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董事会里人的因素。因为董事会不是虚无的概念,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而技术出身的王志东当初正是强调了规则,却忽略了董事会内的“潜规则”。
“很多人谈资本,都是把它物化,忽视了投资人的潜规则。”王志东认为,一定不要一味地把资本物化。“从技术转向管理,我学到的东西是,一要更多地研究人、理解人;二要更多地了解规则。”
对于自己在新浪CEO、总裁等任上的业绩,王志东认为自己是“完全胜任的”,因为新浪的业绩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正是新浪的高度太高了,让外界对他的未来不由得产生疑惑:王志东能超越过去吗?
王志东如此回答:“新浪是我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段,但我从来不认为是人生的顶峰。”
至于点击科技能否超越新浪,王志东说,那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他现在关心的是点击科技能不能实现点击科技的梦想,因为他对投资人、对员工都是有承诺的。
对于协同软件的未来,王志东坚信不疑。“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他认为,点击科技现在选择的模式比较符合自己的能力和观察,这种定位是最合适的。或许将来Microsoft、IBM有可能会成为竞争对手,但点击科技是本土的,更了解市场,况且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已经存在了,因此不会怵这些跨国对手。
经历了风雨的王志东对创业、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10年前,他曾大肆鼓吹,说中国缺乏创业气氛,但现在的王志东会告诉比他更年轻的年轻人:如果你没有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最好不要选择创业。“不是所有人适合当经理人,也不是所有人适合创业。选择一种职业,其实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能不能接受创业这种生活方式,是在创业前要想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