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Google以出人意料的价格收购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引起业内关注,此事至今仅仅两月左右,但短短两个月内,我们看到了几年前互联网行业曾有的资金扎堆、同类型网站日有所增的现象,据有关统计资料,国内目前大大小小的视频分享网站已达150个左右,再一次印证了投资行业所说的“纽约的蝴蝶振一振翅膀,中国就是一场暴雨”这种有意思的现象。近日,又传出Google打算把视频业务拓展至中国的消息,据说收购国内视频网站和将Youtube汉化都有可能,此举动又给国内的视频分享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笔者眼中,Google与Microsoft都是伟大的公司,但两者总体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Microsoft是一个大而杂的公司,多个没有任何联系的业务都有可能同时做,相比之下Google就显得纯粹得多,不论做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其核心业务搜索,天价收购Youtube同样也是如此。过去,业内一直有声音批评Google仅依靠文本搜索,盈利来源过于单一,Google也意识到这一点,最终我们看到Google通过收购来进一步稳固它在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
Google的收购视频网站的行为对Baidu.com形成很强烈的刺激,据媒体透露,Baidu.com也有意在网络视频领域展开收购,目前Baidu.com已经在同土豆网和56.com这两家国内相对流量比较大的视频网站展开洽谈;同时Baidu.com正在打造自己的视听内容推广平台“下吧”,在这个平台上,其合作内容提供商提供视频内容供用户下载,而收益产生于付费下载和广告收入。
“刚刚收购了Youtube,Google就在谋划进入中国的具体举措,明显是在跟进Baidu.com”,一位视频网站负责人说道。此话言之有理,Google的文本搜索业务在中国受挫于Baidu.com,必然不愿在另一个自己所看好的领域重蹈覆辙,此番加紧进入中国的步伐,就是想先下手为强,为了同Baidu.com竞争,不想让Baidu.com占先。中国市场目前看起来不是一快肥肉,但是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大块肥肉的,两者都想争着吃。据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视频搜索市场规模将达到0.23亿元人民币。2007年将达到0.60亿元,增长160.9%。预计至2010年,视频搜索市场将达到2.80亿元,。
目前视频网站基本上全部依靠广告来获取收入,总的说来广告收入模式有两种,一是“贴片广告”,就是在视频前面加入一些广告内容,通过计算视频点击量来获得广告收入,酷溜网、土豆网等网站已经采用这种模式;另一是YouTube开创的“赞助商频道”,就是通过一个专门频道,为一些品牌广告商做内容推广,并收取频道费用,但即使是YouTube,也无法依靠这一模式而扭转亏损局面,国内某些视频网站有心复制这种模式但很少落实到行动上。这两种模式的收入都不理想,因此国内大部分视频网站大都处于收入不能自顾的尴尬状态,处于资本苦苦支撑的烧钱阶段。更深的隐患还在于后续资金不一定能很快跟上,因为视频网站受制于版权和牌照两大难题,尽管市场潜力大家都能看得到,但有钱的主不敢贸然在这一领域出手。
在这种情况下,很有钱的搜索厂商瞄准视频搜索领域无异于变相的雪中送炭。搜索厂商的竞争给国内视频行业带来了福音与财富,这是因为视频搜索和文字搜索的潜规则有很多不同,如需要视频内容的支持,包括版权保护等。这一点我们从Baidu.com身上可以看到,Baidu.com在搜索结果提供文本链接无人有异议,但是在MP3搜索结果中提供音视频链接却屡次被告上法庭,因此为了避免这一块,搜索厂商肯定会寻求相关视频网站的合作,这无异于救国内大部分的视频网站于水深火热之中。
从某些方面来说,搜索厂商就象寄生虫一样,单独无法生存,必须有大量的内容作为其搜索源才能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搜索厂商进入视频搜索领域后,由于音频、视频内容的可复制性不强即版权约束太强,不会象文本搜索那样提内容供链而无人反对,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付费搜索,这无疑会增加视频网站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