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手机买进医疗 飞利浦电子变身飞利浦医疗?
最近15个月,飞利浦的账面在大进大出。它卖掉了它的手机业务,尽管它的手机超强待机功能独树一帜;它还卖掉了它的部分小家电业务。
除了卖,它更多的是在买。2005年7月,飞利浦以2.8亿美元收购了Stentor公司,后者是一家在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技术领域的领先供应商。
4个月后,飞利浦和先灵在乳腺癌预防与治疗的光学影像这一新兴领域结成了联盟。2006年3月,飞利浦完成对Lifeline系统公司的收购,后者是一家领先的个人应急响应服务公司。1个月后,飞利浦以1.65亿美元完成了对Witt生物医学公司的收购。Witt生物医学公司是血液动态监测和临床报告系统最大的独立供应商,该系统被用于心脏导管插入实验室(CathLabs)中。2006年5月下旬,飞利浦宣布了其收购新安怡公司的意向,后者在英国和美国是婴幼儿哺育产品领先的供应商,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2006年11月,飞利浦以大约13亿美元(10亿欧元)完成了对Intermagnetics公司的收购。Intermagnetics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用于核磁共振影像(MRI)系统中的高场超导磁体,被认为是这一市场上的技术创新者。这6次收购、结盟,让飞利浦花了数十亿欧元。
精明的飞利浦买的都是些什么呢?都是医疗、保健行业的领先者或者核心技术的拥有者或者保健服务网络的覆盖者。飞利浦的全球并购表明110年的老飞利浦电子公司将变身为新兴的飞利浦医疗保健公司。
手机和小家电业务虽然不赔钱,但这些业务已经成为充分竞争的领域,飞利浦不打算加入价格战的血拼,况且这些领域里它的市场份额很小,它并不是领跑者。小富即安可不是飞利浦的做派,飞利浦有更大的野心。它知道人们的寿命会越来越长;它还知道人们对于生活保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兴国家里;它更清楚老龄化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所以它认定医疗保健行业将成为下一个新兴行业。而这个行业的竞争远不充分,进入的门槛比较高,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利润也比较高。飞利浦对于自己在医疗影像设备技术上的领先是颇自信的。放弃小阵地,抢占制高点,飞利浦相信它整合、开掘的是一个闪闪的金矿。况且,它那引以为骄傲的照明业务、液晶业务并没有出卖,还在为它创造着巨额利润。
从飞利浦的转身,让我们领悟到一个百年老店始终成为领跑者的基因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