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电29岁的侯锐对互联网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象很有感受。
侯锐家在沈阳,最近他发现自己的汽车每次打火后常有异响,去维修店询问,老板非得让他把车开来进行检修。害怕“挨宰”的侯锐只好上网发贴求助,没想到不长时间,许多网友就帮侯锐进行了解答,有些还非常专业。
侯锐说:“在各种人气较旺的网络论坛上,只要有人提出问题,很快就会有人帮忙解答,你只需要在诸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就行了。”
而身为医生的侯锐在网络上也经常帮助别人,“有一次一个网友求助如何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我正好是微创妇科的医生,平时接触这类病例很多,就把相关解决措施发到网上了,那个网友看到后非常满意,我也很高兴能帮上忙。”
没花钱、甚至没有谢谢,这就是网络时代助人为乐的精神,只讲付出,不图回报。如今网络上的“活雷锋”随处可见,你的求助一般不会落空。
现在,网上免费的旅游攻略到处都是:从旅行线路、景点、天气、吃饭、住宿到提醒你应该注意和小心的事项,先行者把自己的旅行经验写出来供后来者参考和分享。
在现实生活中,你考“雅思”要找一个好老师并不容易,既费钱又费力,但在网上却有很多人提供自己的经验,供他人免费享用。
每年的3月5日都是中国宣传学习雷锋的日子,但对于曾经一度将雷锋精神引以为豪的中国人来说,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却遇到了一些尴尬:做好事被当成“傻冒”、被人认为另有所图或者作秀。
然而网络却使帮助别人变得平常,使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不再“高高在上”。
“网络的特点使助人为乐不再受那么多限制,显得更轻松,使助人为乐这种本来就日常的精神回归平常,不再沉重。”东北大学社会学教授包德功说,“当一个人在网上帮助了其他人,那种帮助他人的喜悦使他潜意识中的善良被激发出来,同时也拥有一种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