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解放日报》报道,在媒体工作的王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在正规商场花2000多元买的Nokia手机,才用一天就“罢工”了。检测显示,该手机主板本身存在问题。王先生此时才发现他的手机与其他新手机确有不同:外壳上除了“Nokia”,还有另一家企业的LOGO(标识);进网许可粘纸也有揭贴的痕迹。业内人士看后指出,王先生买的是外壳翻新、主板经过维修的二手手机。
二手手机怎么能当新手机卖?经过一番探访,记者发现了一些奥秘。
在铁路上海站旁的不夜城通信产品市场中,几乎所有的柜台都从事手机销售和回收业务。一位经营者承认,他提供的Nokia手机是二手货,“你看,外观光滑锃亮,屏幕保护膜、入网许可证、串联号一应俱全,可价格只要600元,比正品便宜了一半多。”但绝大多数顾客都看不出这是二手手机,即便检查其“身份证”——IMEI码,也发现不了漏洞。
再看市场内的手机配件,从电池、充电器、外壳、按键到连接线、主板一应俱全,也都是二手货,且分为“原装”、“高仿真”和“组装”三个等级,其中“原装”品与正品最为相似,肉眼极难分辨。因此,不断有人前来购买,用来装翻新机。
在某手机行情网站,有一段自称“手机达人”的翻新秘诀。据他介绍,市场上部分型号相异的手机,其实使用同一种主板,功能相近但外壳不同,如,索爱K750和索爱W800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型号,后者比前者贵千元左右。但通过软件升级和高仿真外壳,能把二手K750变为崭新的W800。他坦言,改装后的手机部分按键手感可能不同于原装产品,但普通消费者很难发现。
据估计,上海市每年约有80万部手机“退休”,平均每天2000多部,其中大部分尚能使用。按规定,二手手机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手机上加贴防伪上市许可标签和登录号才能再行销售。可目前几乎没有一家经营者如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