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投资中国公司没美国贵也不容易死
网友【老编】 2007-03-22 10:45:02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IDG熊晓鸽:投资中国公司没美国贵也不容易死
IDG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

9月27日消息 今天13时IDG全球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新浪VC人生访谈现场,就自己早期的丰富经历、IDG在中国的投资策略、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与新浪广大网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又来到新浪财经中心的“VC人生”聊天现场,今天非常高兴我们请来了IDG的全球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先生做客我们“VC人生”,欢迎熊总。

熊晓鸽:谢谢,很高兴能来到新浪。

主持人: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关注聊天全程,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这次聊天,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传媒和出版集团,它的业务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它就是IDG,IDGVC是进入中国最早的一家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中国区的掌舵人就是熊晓鸽先生,我们今天主要是想请您聊一下过去的辉煌经历,以及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我们首先想聊一下熊晓鸽总裁的早期经历,我们知道熊晓鸽总裁的早期经历可谓非常的辉煌。你在湖南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新闻,应该说跟我们是同行,那个时候国内的新闻业应该不是很发达,当时怎么想着进入传媒这个行业。

熊晓鸽:谢谢,首先很高兴接受你们这个采访,当然你说很辉煌我第一次听到,过去每天比较忙,怎么样进入新闻这个行业呢?是这样,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那时候在初中、高中的时候,读书最喜欢读的课就是语文课,特别喜欢写作文,当然很幸运,我的两个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老师都特别好,所以那时候培养了喜欢写东西的一个兴趣。

每次写了作文以后等着老师下一个文章作文写的好,在班上念。所以还有一个发表的一个愿望,后来在大学的时候,我是在大学七七级的,那年大概是79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美国老师教我们英文等等,那篇文章好像还写得不错,在湖南大学读书,在湖南日报的头版发表了。

主持人:当时这个对自己的激励很大?

熊晓鸽:对,很好,而且还得了七块钱,我忘了稿费。

主持人:当时很多钱了。

熊晓鸽:很多了,因为那时候奖学金最低的1块钱,我说这个东西很好,又出了名,又赚了钱,当记者不错,又学英文,所以那时候喜欢看国际报道等等,所以说学外语,因为我父亲是在部队待过,解放军15军的,英雄的部队,所以对战争什么东西都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想以后能够做一个战地记者到国外,那时候战争只有国外打,所以惟一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话,可能就做一个战地记者到国外去采访、学英文。

所以就想,以后能够到中东,那时候打仗最多的是中东,所以那是我的一个梦想。

主持人:后来你又到社科院读研究生。

熊晓鸽:对,因为大学毕业那一年我考研究生,但是政治没及格,就没考上,所以分到北京在机械部工作了两年,又做翻译,又教过书等等。中间两年也没回家,就复习政治,跑到北师大补习政治考研究生,84年考上了,所以大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当记者。

我们那个班实际上英语主要是由新华社出钱办的,属于对口培养。

主持人:定向培养的。

熊晓鸽:定向培养,我特别愿意去中东非洲组,我在新华社的时候是在86年,上半年一直在新华社,实际上那时候还没毕业,在中东非洲组实习。

主持人:当时就真正算接触到新闻传媒这个行业了?

熊晓鸽:对。

主持人:真正决定出国的时候,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熊晓鸽:直接影响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几个美国老师,尤其是我们的主课老师,他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老师,负责国外学生的培训,他教了我们一年半,我比较理想主义,当年我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年84年,有一个美国朋友他说他要赞助我去美国,他很喜欢我,当时我没想去,我的梦想是当驻外记者,我考上了不去,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间,工作的过程中间也写过很多东西,美国老师跟我说,你还是挺有潜力的,如果不去美国学习一下,成不了最好的新闻记者。

我当时就不太明白,我说为什么?他说主要应该多看看国外的同行怎么写的?所以他觉得我们当时写的角度还有一些深度,有待提高。

主持人:跟他们有点差异?

熊晓鸽:因为你在中国你觉得知道很多东西,可是中国当时刚开放不久,很多国外的东西进来以后,我们只知道好,但是不知道好在哪个地方,也不知道哪个地方不好,比方说刚才写一个评论的话,还是看得比较少,这个对我振动很大,所以我决定出去,他也给我写了很好的推荐信,加上当时发表了很多文章,拿上中国日报,挑了十篇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文章,加上推荐信寄到美国,马上波士顿大学录取。

主持人:是很顺利的过程?

熊晓鸽:很顺利,学校录取了以后说给我奖学金问我你考托福没有?我说还要考托福?他说按照美国的规定,必须考托福,才能发签证申请表,我说考吧。

主持人:考了600多分,分数也是特别好。

熊晓鸽:对,大概准备了两个礼拜,也没去新东方。还算比较顺利的。

主持人:当时在美国的时候,八个月就完成了硕士的学位整个课程,这种也是非常具有一点传奇色彩的听起来,后来好像你又去法力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获得他们学校获得了博士奖学金,在这个过程中,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学习的?

熊晓鸽:这个东西外人来讲你觉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对我来讲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只是说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硕士学位这个要求读两年,但是我也是第一个拿到所谓的全额奖学金,只有一年奖学金,那个老师跟我说,你必须今年读完,要不然明年就没有奖学金了,逼着你必须读完,选课比较多,作业也很多,所以说实际上八个月,两个学期拿下应该是四个学期的课程,所以应该说付出了很大的一个努力,我感觉印象当中八个月没好好睡过觉似的,而且美国还有一个意思是说,你把课读完了,如果说没写完论文,把学分读完以后,要么写一篇毕业论文,要不就写一个所谓的写六篇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才可以拿到学位,美国读完学分也可以让你毕业,但是在毕业会议上给你的毕业证书是个空的,里面没有毕业证书,我想以后也没有时间学,所以就拼命地把学分读完,最后两个月也把论文也写完,所以毕业典礼上的照片眼睛都是肿的。

我美国有个赞助人也是朋友,参加完我的毕业典礼说,打开看看是不是有毕业证书在里面?我一看有,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没有拿到。

IDG熊晓鸽:投资中国公司没美国贵也不容易死
IDG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

主持人:这个时候可能你还是想着从事一种自己的传媒,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到后来你加入了IDG,这个过程的转变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熊晓鸽:这个东西,当时我毕业的时候,波士顿大学因为我读得也比较好,它也给了我奖学金,我又在波士顿大学又读了一段时间的国际关系什么东西的,后来福篮撤学院也给我了奖学金,后来我学了一些经济、管理、外交、国际关系等等这方面的课。

也有一个工作的机会,但是我都放弃了,我想多学点儿东西,还有一点,你总想找一个跟你的工作有点关系的,跟你的背景有点关系的,所以有点歪打正着,因为我在福蓝彻读书的暑假,88年的暑假,我的福篮撤的导师,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想在中国出一本电子杂志,他说他想找一个有新闻背景的,又懂电子的,他说我不知道你懂不懂电子,我说我原来在电厂当过电工,我说那就去吧,很快就找到工作了,一去人家就说你当天上班,跟国内比较熟悉,很快把那个杂志就弄起来了,是卡纳斯出版集团的。

主持人:这个工作好像没做多久?

熊晓鸽:这个工作做了三年,因为暑假一做就做得很好,一开学我说我不能做了,我要开学了,他说不要去了,你就在我这里工作,我去的时候,他说一个小时,给你15块钱,15个美元一小时,当然对我来讲数目也是蛮好,出杂志,做做翻译,因为做得比较好,所以他特别喜欢我,他说你就在这里别去读了,给你一个薪水,还给你办绿卡。我觉得蛮好,学校你可以继续读。我说什么都有了,所以我就留下来了。在这个公司我做了三年,一直到后面拿到绿卡了,后来我到IDG。

这个中间有一个插曲,我认识董事长就在弗莱彻认识的,因为当时美国驻中国的罗德大使,他太太是中国人,他们两都是弗莱彻毕业的。

主持人:校友?

熊晓鸽:对,校友,那年荣毅仁先生到美国访问,他们安排到福来彻做了一个演讲,正好是中秋前,也是这个时候差不多,所以那个时候我正好又在学校里,我也是学生,已经在那个杂志工作了,在福来彻半工半读,所以我说荣先生来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要杂志社出钱,赞助了晚宴,招待会和晚宴是我们赞助的,所以那时候请了很多人,当时这个杂志就把我们的很多广告客户,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请来了,其中包括麦先生,麦先来了,他在宴会上,他说《计算机世界》,要我跟荣毅仁先生翻译一下,我就跟他翻译,就这么介绍的,就这么认识的。

主持人:当时荣毅仁是中国的副主席吗?

熊晓鸽:当时是中信集团的董事长。

主持人:后来当的中国的副主席。

熊晓鸽:对,那是后来。

主持人:你们这个老板可能会想,这个晚宴我竟然邀请来了一个对手,后来跟麦先生的接触是什么样的?他怎么邀请你的?

熊晓鸽:是我找的他,91年7月份,我那时候也拿到绿卡了,所以原来那个公司派我,当时我在三年中间帮那个公司在Hong Kong建立了一个分公司,说派我到Hong Kong做副总经理,当然挺好,因为你拿了绿卡,你可以旅行没什么问题,可以工作,可以啊,我说我去,但是我说我还想在中国做杂志,因为当时那个杂志64以后停了,我说我还想到中国去做,他说中国就别去了,我们上次已经很难,你负责到什么台湾到这些地方发展,我说听起来不特别有吸引力。工作去就去,正好可以回趟家,去之前我跟周全,风险投资是他的总负责,我跟他聊起来,我说还是到中国去做比较好,他说你去找个工作,我就跟他说起来,我说麦先生不错,后来也见过他,他说你跟他联系,后来我就给麦先生写了信,他马上给我打了个电话,后来他叫我跟他谈,后来就第一天说谈一个小时,一下谈了三个小时,很投机。

主持人:当时是周全来提醒你跟他接触。

熊晓鸽:没有,因为周全当时读了博士以后,他找了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在新泽西大学拿的博士,他和太太一起毕业以后,他太太找到的工作是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他自己在研究所做研究所,住的地方就我的公司后面,我工作的地方后面,我还有他家钥匙,经常跑到他们家吃饭。(笑)

主持人:后来听说你在被麦先生重任之后,到亚洲做亚洲开的计划书,一个台湾地区的同事和Hong Kong地区的负责人,都最后丢掉了工作,就是因为你这份计划书非常受麦戈文先生的欣赏。

熊晓鸽:这里面有些误解,事实是这样,但是里面有一个误解在哪儿呢?因为我是91年11月6号参加IDG的,12月份我就到中国,很快就跟国内达成一个协议,就是把当时的国际电子报,合并到《计算机世界》里面来,非常快,而且都很熟,所以麦先生都特别满意,他就带着我到亚洲跑了一圈,到台湾、Hong Kong、新加坡。还去了几个地方,就是跑了一圈以后,当然包括中国大陆。

跑了一圈以后,一路上我们在谈该怎样做,我也提了一些想法,麦先生说,当时负责亚洲的实际上两个人,一个是驻Hong Kong的总经理,他负责新加坡、马来西亚,对,我们去了马来西亚还有Hong Kong,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住在台湾,他是总负责亚洲的,他经常住在台湾,所以麦先生就说,这样,你们三个人,每人自己来写一个方案,看怎么怎么做?

而且时间都说好了,我们1月5号讨论,93年1月5号我们公司董事会来讨论,因为当时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是12月份。

主持人:时间也非常紧迫。

熊晓鸽:12月中的时候,两个星期的时间,我记得是两个星期的时间,写一个报告,写一个方案,大家我同意了,同意了就写,我准备了很多材料就写,而且印象最深的是过元旦节的时候,圣诞也在那里折腾,也在写计划,在元旦的时候,那一天晚上我就在办公室,因为波士顿有个叫做第一晚,迎接新年的第一晚,整个街上全是人,我在楼上看着,看着下面都是人。

主持人:当时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熊晓鸽:我想我这么努力,一定我写的最好。(笑)所以写好了以后。因为美国也放新年、放假,第二天也没人上班,第三天我就放到麦先生的桌子上,我就自己玩儿两天去了,太累了,4号我就出去玩儿了,我去纽约找谭盾什么的就鬼混去了,我是6号就碰到麦戈文先生,他说祝贺你,你的方案很好,我们就照你这个办了,我特别高兴赶紧打电话告诉朋友。

完了一想,我说虽然我的报告采用了,我想看看人家的,我说麦先生你把他们俩的报告给我看看,他说他俩都没交,说他们要去度假,很忙,所以你就照你的做吧,他们的另外安排工作,所以当然后来美国驻台湾的地方也撤回去了,后来他也离开公司了,另外一个Hong Kong的总经理,他后来移民到加拿大去了,没有听过他们怎么样说我不好,因为他们大概也没什么办法,因为给了他一个机会,他们俩都许写,那就不能怪我。

IDG熊晓鸽:投资中国公司没美国贵也不容易死
IDG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做客新浪财经中心VC人生

主持人:另外我们知道,IDG无疑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这种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很多包括美国,包括互联网的这种网络公司,我们所熟知的如《计算机世界》、如Tencent、金蝶等这些公司,都是出自IDG的培育之手,成功的地方非常多,但是我们网友也有一些问题想问一下熊总,在IDG在中国投资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如果有的,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熊晓鸽:要知道一点,风险投资这个行业一定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尤其在美国来讲,所谓一个成功的公司你投十个公司有两个已经不错了,有一个成功基本上能把本拿回来,两个就赚钱三个就非常了不起,我们十个里头现在有四个,能赚到钱,还有几个还在那儿待着,也不需要给他钱,但是上市要差一点,要是分红也分不了太多钱,也许有个机会。

但是中国和美国不太一样,当然投中国的公司没有美国那么贵,但是在中国的公司也没有美国那些公司容易死,所以还在那边继续发展,所以说你要我现在来讲的话,你当然提到的都是上市,大家都知道非常成功,还有一些公司不一定是说,还有你怎么看这个事情,你比方说从年头来讲,一般风险投资所谓成功五年要退出,取得很高的回报,平均五年左右,有的很快就上市了的。

可是在中国我觉得你不能这样论英雄,因为中国的市场发展和美国还不太一样,还有一点时间、机遇、团队的能力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怎么样,所以说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打算,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过去回报率最高的是Baidu.com,到今天为止我们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搜房,搜房我们96年就投了。10年,所以你会觉得出,怎么评价这个事情?

所以说我认为,我不能说我知道我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我们通过这些经验,还有有一个比较长远的一个目标,更重要的一点,因为有些项目之所以不成功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只要是风险投资,只要是投了,它就是你的一个产品,你就是它的一个合作伙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互相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经常不成功我们找出来为什么不成功,没准又成功了,当年我们投速达软件的时候,一开始不是现在的业务,最开始投的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在网上做翻译,后来觉得市场不对,我们就跟团队商量,大家一致改招,很快又取得了成功了,如果前面不成功放弃了不是很可惜的事情吗?

所以我认为,永远可以学,但是如果你投了一个团队,一定要对这个团队有一个很大的承诺,而且说跟这些创业者来讲,结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有点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风险投资好就好在大家一起学习。

主持人:不知道熊总现在关注哪些领域?对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的一些机会?在哪些领域IDG比较关注?

熊晓鸽:这个领域,网上不能谈对什么有兴趣,我觉得当然从我们IDG的传统来讲,IDG的背景也知道原来主要是做信息服务的,IT、《计算机世界》、IDC做市场研究还有我们的展览等等,这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在IT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这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第二,互联网这个领域,这个属于跟通讯的增值服务等等,所谓的TMT媒体等等,这一系列都是我们一直很关注的,而且中国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外像一些新的一种技术、新的行业,新的产品、材料等等,我们在这方面,现在像IC的设计,这些方向我们都还是比较关注。

网友:我是MBA的学生,对VC行业非常感兴趣,请问您对中国的VC行业未来的看法有什么看法?想在VC行业中求职业、发展有什么渠道可以跟VC沟通?

熊晓鸽:我也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同学跟我提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当然我们欢迎更多的有志于做这个事情的人,一般来讲,你首先要看一下他自己的背景,在国外的MBA,我们愿意会接受MBA训练的人,这样比较好,有一定的经验,从学校到学校读MBA的可能我们兴趣不是很大,为什么兴趣不大?因为你毕竟在一个公司里做过,有过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做VC比较好一点。这是一点。

还有一点跟你的年龄有点关系,你比方说年纪比较轻一点,自己还想创创业,这样的人我觉得先去创业,避免做VC,心里痒,跑到VC那边干了。

网友:作为初创项目的创业团队,可以找IDG投资吗?IDG会不会有一些天使投资?

熊晓鸽:目前来讲比较难一点,因为做天使投资你要花很小时间做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不愿意也不是没兴趣,因为我们没有多的时间,因为管的项目太多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平等的东西是时间,如果他来找我们我们还是很欢迎,我们会给他推荐一些天使的基金等等。也可以看看有一些项目不一定是说一定要找天使投资,也许我们现有的一些项目里面,它需要同样的,他也可以充当天使投资。

主持人:自己投资的一些项目。

熊晓鸽:对,还是可以来我们,中国也没有几个真正做天使投资的,你说你喜欢这个事情你投了,所谓天使投资人来讲,一般来讲你有三个来源,所谓的三个F,三个F是你的家庭,一个是你的朋友,还有崇拜你的人,觉得你很厉害我愿意给你钱,三个F,至少说我们IDG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不是说不能投,我们也可以帮你介绍,如果作为一个公司,作为专门的职业,我们现在显然顾不上做天使投资。

主持人:还有一个IDG在甄选项目的时候,一般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熊晓鸽:我们考虑项目的话,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我们会重视你所要做的这个市场规模,你做什么样的市场,第二,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产品有它的一定的独创性,而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对后来者给你的竞争,防复制的能力比较强,第三很重要一点就是你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很重要,如果这个团队不那么大,只是一个人,如果这个人他有一个比较强的领导力,也不是说一弄公司就谁也不相信,只能自己一个人干,要一做又不相信人,找来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姨,老婆孩子上阵的这种。

我觉得主要是管理团队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我们可能会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个是市场,还有是团队,这个产品本身当然我们也会看,但是更多的和团队一起商量,怎样调整可以做得更好。

主持人:这个是不是也是你们所提倡的为创业者服务的增值服务?

熊晓鸽:对对,因为风险投资别人看到的是君主,其实你要知道,没有钱的时候你觉得有钱特好,我们管钱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因为你放下去的时候,你想怎么会给投资人带来更好的回报。

主持人:我们知道熊晓鸽总裁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见证人,自己亲历了很多的成长,并且可以说参与了一些决策,我们很想听一下熊总对国内十年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看法,并且对未来五年到十年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判断。

熊晓鸽: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当然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市场,所谓激动人心,因为你要谈到互联网,跟你的人素,这个市场中国人最多,很简单,第二,你的中国幅员广大,所以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我们和很关注今后的投资,另外一点中国的发展潜力会很大,如果说从市场上来看,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的用户是一亿两千多万人,只有美国的一半,要谈到潜力的话,中国还有一个潜力就是我们的装机的容量,就是装PC的容量,中国的PC到今年也只有九千万,相当于美国13年前的水平,从数量上来讲非常大,另外一点,你们看到一点,在美国真正你不是说你看得到的,可是真正量最大的不是你说的这个个人的市场,还有很大的交易都是在电子商务上来完成的,中国是一个电子商务还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你比方说电子商务全世界现在自己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比方说像沃尔玛,沃尔玛的订货每一年你知道它那个量巨大,订货、买卖交易,大家知道戴尔电脑直销,电子的商务很大,但是在中国来讲电子商务很小,另外一点我们也投了当当,你知道美国的互联网当中,电子商务第一个挣钱的M—Z,现在美国人买书,中国人也买书,现在把M—Z的销售综合拿说卓越和当当的比较,差得很远,说明一个巨大的增长前景。

尤其我觉得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突破,可能是电子商务,因为中国现在电子商务网上的支付的手段,还是SMS,通过无线、手机收费的这些东西。

主持人:我们知道风险投资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他们在投资本身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创造,一种增加值,对于熊晓鸽总裁本身他也是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在今年湖南湘南大洪灾里面自己捐赠了30万,另外还抚养了一个英雄母亲的儿子,这样一种行为令人敬佩,我们十分关心熊晓鸽总裁对企业家或者成功人士社会责任感的看法。

熊晓鸽:我觉得这个人的钱,对财富这个东西,跟人的生活态度有关系,其实你想,我认为当然钱很重要,对饥寒交迫的人最重要,比方说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只有38块钱,那时候是钱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到一定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可能会有一些多余的财富,那你想做什么呢?你就想做一些你最想做的事情,可能过去没有钱的时候,你想做,可能没有办法做,没有资源做的事,还有现在没有时间做的事,你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说你能够用这些钱帮助人家来做一些自己想做,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地域等等你做不到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比方说我在美国待着,你说当你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在那里挣钱,积累了很多财富,没有人愿意尊重你,美国有很多有钱人,就像Microsoft来讲也是同样的,比尔盖茨没有建立这个基金以前,别人对Microsoft是完全不同的看法,当他建立这个基金以后,对这个Microsoft对这个人整个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也许他早一点做,美国政府不会对他那么狠,我们公司老板卖给我们董事长也是出身很贫寒,当他有了钱以后我就回过头做一些他小时候喜欢做的事情,他捐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脑研究室。

主持人:他想把这些项目扩展到亚洲和欧洲的国家?

熊晓鸽:我老跟他说把这个捐赠到中国来。我天天在他耳边说,我希望他建到这里来,湖南是我的家乡,他们98年也办过一次,那次我也捐了20万,我也经常去湖南,最近还要去一次,因为校庆。因为湖南一个是你在那边成长的一个地方,然后在那边湖大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所以很想回去一下,做点儿什么事情,所以95年我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奖学金,感觉非常好,这个时候我经常跟别人说,当你能够拿下钱提供一些资源做你很高兴做的事情,所以我感激电视台,他们创造这么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是你觉得挣钱也还比较有意义,所以说这个和财富的态度。

你想你能吃多少,你能穿多少,你能用多少,你能够用的钱实际上是有限的,我经常跟别人说一件事,我说人的幸福跟你的财富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且你不信就像你,我想跟你说,你说你最高兴的时候,你跟你的大学同学在一起聚,没有人谈现在挣多少钱,那时候大学多好玩,那时候你很穷,但是精神很丰富,反而来讲,你忙于挣钱去了以后,你还非觉得生活没什么太多意思,不敢出去跟别人玩儿,怕别人跟你谈工作、投资搞这个事情,有时候休息都没法好好休息,所以你在想,我穷一点也挺好,所以说你最高兴的时候,可能是你最穷的时候。

我很多在美国的一些同学大家做得很不错,我们聊得最高兴的时候都是当时最穷的时候,(笑)怎么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时机。

主持人:跟周全聊天时候还能回忆起蹭饭的时候。

熊晓鸽:他的女儿特别好,考上一个特别不容易考的大学,小孩一看冰箱里少了东西,就跟妈妈说,熊晓鸽来过,那天她考上大学我送她礼物的时候还说到这个事。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聊天就到这里,非常感谢熊晓鸽总裁做客“VC人生”,给我们大家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还使我们认识到整个互联网的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感谢熊晓鸽总裁,谢谢。

熊晓鸽:谢谢。

主持人:也谢谢各位网友。(本次聊天结束)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10:45:02  回复

回复/评论:熊晓鸽:投资中国公司没美国贵也不容易死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2.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3. 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川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政策
  4.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5. 大学排名更新:顶尖学府稳固,新兴学校快速上升
  6. 联邦法院驳回了川普政府的“出生公民权”行政令
  7.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8. 美国的七大都会区“房市调头”,买方作主了!
  9. 川普政府打算发放两千美元的关税补贴
  10.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11. 三只小猪都知道砖头房子更好,为何美国房子是木头房?
  12. 川普政策变动,竟然催生了智利的生育旅游热潮?
  13. 毅力号火星车揭示了杰泽罗陨石坑的水活动历史
  14. 马斯克成为全球首位身家5000亿美元的富豪
  15. 中国AI芯片产业迎来了技术突破和生态崛起
  16. 美股市值突破“全球GDP半数”大关
  17. 骨胶水的研发获突破,临床试验显示了安全有效!
  18. 川普总统签署了备忘录,贩毒集团成为“国家之敌”!
  19. Zillow和Redfin“摊上大事儿”!五大州的总检察长起诉了房产平台合谋做局
  20.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21. TikTok美国业务的“合规运营”方案细节披露
  22. 中美元首长“电话粥”,聚焦经贸和TikTok合作!
  23. 美国“风行者”超大运输机计划曝光
  24.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25. 中美两国在马德里谈判,聚焦TikTok和关税问题!
  26.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技术”获全球关注
  27. 联合国大会“史上最尴尬”一幕:他上台后,观众纷纷撤离!
  28. 母亲给大一女儿恋爱八项要求
  29. 佛罗里达的一名中学生在AI提问,然后被捕了!
  30.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马斯克警示财政风险!
  31. 我的人生有三个账户!伊隆·马斯克在斯坦福大学的最新演讲
  32. 在美国买房半年后,总结了两个扎心感受!
  33. 在美国生活半年,真实观察了文化差异!
  34. 川普总统在联合国演讲,声称中国不愿用风力发电?
  35. 美国签证新规:申请人须回母国面谈
  36. 马斯克的净资产创纪录,突破5000亿美元!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27, 2025-10-12 09:25:09

Processed in 0.26936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