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各个品牌的机箱都会有高端形象产品,但凡形象产品肯定出货很少,所以机箱产品通常都是不惜血本的,而中低端的产品是最能体现一个机箱厂商的实力和对待用户的用心程度的。然而,缩水问题通常出现在低端和中端出货量大的产品中。
第五小组调查档案
组 长:Vc水手
调查方式:逐步分析
调查感言:装机的时候随便抓一个看得过去、价格又便宜的机箱,是DIY用户们的普遍选择机箱存在的误区。草率的挑选方式很容易买到不合格的产品,同时给奸商和不良厂商的劣质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一、机箱可以在哪儿进行“缩水”通常会在不影响机箱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机箱内部的结构进行缩减,机箱内部结构缩水是目前厂商用来控制成本的一大法宝。对于不同的机箱产品而言,比较常见的缩水部位有:主板背板、存储支架、前面板挡板、内部结构钢板厚度。
1.小心镂空的主背板
机箱主背板中间不为进行了多处镂空,并且其面积仅与主板大小相仿,旁边还有很多部位直接露出机箱的侧板。这种缩水能够有效减少对于钢板的消耗,这样做容易使背板变形,安装主板不牢固,且并没有起到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另外一种工艺方面的缩水,就是机箱厂商简化生产步骤,没有对背板进行冲压加工。
支招:打开机箱看看主机板是否有镂空,用手压一压,感觉一下硬度是否足够。

镂空的主板背板
2.前面板其实已经门户大开
前面板挡板,对于很多厂商来说是缩水的最佳选择,因为很少有用户会在选购机箱时探头进去检查。而对于用户来说,前面板背后的金属挡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部件,因为大多数用户习惯与将机箱前面板对着自己摆放,从而方便使用。如果将挡板省掉后,大量的辐射将从前面板泄漏,危害用户的健康。
支招:选购机箱时一定要打开机箱,看看前面板后面是否具有金属挡板,特别是对于一些采用了比较华丽的前面板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迷惑性,消费者是比较容易忽略的。

左图是带塑料面板的样子,右边是拿掉塑料面板之后的样子
3.机箱板材很重要
同样是缩水,内部构架采用劣质钢板会更加隐蔽一些,于是这种缩水方法在目前更为流行。薄钢板的承重能力自然大打折扣,很容易被硬件压弯,导致内部结构变形,拆装硬件变得非常困难。这种机箱在日常使用中,肯定会发生变形。
小资料:机箱材质的种类及特性
机箱板材常用有电解板SECC、冷轧板SPCC、热镀锌板SGCC、铝板、不锈钢等,识别的方法:
镀锌电解板:颜色为灰白色,可防止生锈、氧化,导电性能好,常用厚度有:0.5、0.6、0.7、0.8、1.0mm。
冷轧板:表面油较多,易生锈、氧化,喷涂时需将其内外两面全部覆盖,常用厚度有:0.5、0.6、0.7mm。
热镀锌板:表面有镀锌层比较光亮,颜色发白,可防止生锈、氧化,导电性能好,常用厚度有:0.5、0.6mm。
铝板:质感好、散热性强、易加工,可以进行拉丝及氧化处理而产生各种质感及颜色,常用厚度:0.3、0.4、0.5、1.0、1.8等。
支招:好的机箱,用料一定是牢靠的。在选购的时候,不妨用手用力捏一下机箱板材,如果很容易就把板材捏变型了,那笔者劝您还是离它远一些吧。
4.缺少驱动器支架不一定是“缩水”
对于驱动器安装支架,除了特殊的需要,比如网吧机箱对驱动器的扩展能力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安装光驱,而硬盘通常也只有一块,所以部分网吧机箱处于成本的考虑,并没有设计驱动安装支架,但结合产品定位,我们并不能将这样的机箱产品归为“缩水”。
支招:对于普通家用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缩水行为了。此外,没有支架的设计还会降低机箱的牢固程度,所以除非真的有特殊用途,普通消费者还是远离这样的产品吧。

没有驱动器支架的机箱大多定位于网吧环境
二、不可忽略的细节一个机箱除了具有必备的各个部件之外,还得有一些必要的细节设计。同时,细节问题最容易被用户忽视,也就成了黑心厂商缩水的一个重点。
1.网孔设计
现在由于38度概念的流行,几乎所有的机箱都有配侧板导风管,这其中就可能有猫腻存在,部分廉价机箱采用了二次回收的再生塑料来制造导风管,一是可能含有有害有毒物质,二是导风管结构强度差,容易损坏。
2.PCI挡板和电源出口设计
低端机箱背板上的PCI插槽挡板大多采用一次性拆卸的设计,而是全部连接在背板上面,只是在轮廓范围内作了切割,省略了一道更加精密的工序。用户要使用PCI插槽时,如果不拿出点真功夫估计是拆不下这片挡板的。

一体化的PCI挡板
3.真假EMI触点
箱体上与侧板结合的部位通常会设计一些弹片或者触点,起到屏蔽电磁辐射,防止电磁波从对接的缝隙中泄漏的作用。而缩水的机箱同样具有防磁触电,但是我们稍稍留心就会发现,这些触点都是假的,并没有突起的点,只是一个个都被切割成了触点的形状。

真假EMI弹片对比
此外,在电源的出口位置上,通常还设置有两块面积较大的EMI弹片,其中一块弹片还可以起到固定电源的作用,而另一块可能被省略,特别是标配了电源的机箱,这个地方很容易被忽略。

电源位的防磁弹片
支招:EMI触点排列的越紧密越好;任何两个相邻的金属板材间都要保持有良好的接触(比如光驱挡板,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尽量不要拿下来);通风口越小越能防止辐射外泄,实践证明六角型小孔能更好的预防电磁辐射;注意USB、音频等前置接口的开口大小,太大太松动也容易泄露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