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滕佳材日前透露,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统计的数字表明, 2006 年通讯器材、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电信服务的消费者申诉量比上一年均有较大增长,手机产品的申诉量仍然居高不下。手机申诉已连续 5 年居各类商品消费申诉之首。
据滕佳材介绍, 2006 年以手机为主的通讯器材申诉 111543 件,比上年同期增长 9.09% 。申诉的主要问题是:通话质量差,经常无法正常接收信息;自动关机、按键失灵、液晶不显示、翻盖断裂、电池待机时间短;“三包”履行难,责任鉴定难;售后服务人员素质低,不能准确判明故障,维修乱收费等。
其他类电子产品的投诉情况为:照相机申诉3096 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51.76 %,申诉集中在数码相机,主要问题是:显示屏黑屏,镜头无法伸缩,曝光过度,均匀度、白平衡不正常;出现质量问题或存在质量缺陷的相机退货和更换难,维修费用过高;经销商不提供产品检测报告等。
摄像机申诉 1247 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40.43 %,主要集中在数码摄像机,主要问题是: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无法显像、无法拍摄和画面紊乱;出现质量问题或存在质量缺陷的摄像机退货和更换难,维修费用过高;宣传与实际不符等。
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申诉 8727 件,比上年同期增长 6.54% 。申诉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机键盘失灵、鼠标不能正常使用、经常出现死机等。
移动通信申诉 27852 件,比上年增长 8.65%。问题主要集中在手机SMS服务,如SMS服务商擅自为用户开通SMS服务或信息业务,有的SMS退订难;利用电视和报纸等或信息开展SMS互动活动收费不明确;不法分子利用SMS向消费者发送中奖等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活动、发送带有黄色或商业销售等不良信息的垃圾SMS骚扰消费者等。(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