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 IT十大消费与维权新闻是整个2007年度《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报告》的最大亮点之一,每个消费者眼中的世界构成了一个群体的观察和呼声。透过这个新闻排行榜,直观折射的是消费者对于IT消费领域的关注焦点和心中的思考。透过新闻排行,可以清楚地看到刚刚过去的一年,IT消费领域中维权的最大热点与难点。回望2006年,除了整理和思索,维权更需的是努力前行,但愿崭新的2007年,新闻带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是美好和喜悦。一、台湾海峡地震光缆中断引发网络安全危机维护通信网络安全在2006岁末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由于台湾海峡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海底光缆中断,导致中国内地通往海外的互联网大面积瘫痪,国内外金融、贸易和通信承受巨大损失。在海外,由于通信中断,韩国、Hong Kong、东京等国股汇市场大幅受挫。在台湾,国际贸易和电信企业损失严重,在内地,国际邮件无法正常收发,越洋长途无法接通,98%的国际网站无法登录,1500万MSN用户间失去联络,近6成的互联网用户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专家称,尽管相关各方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无法准确统计,但这次危机波及面之广泛不亚于1998 年的金融风暴。这次事件纯属天灾,难以幸免。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光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由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为专业人士敲响警钟,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光缆质量问题,再次成为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固定、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用户,所有这些用户的信息传递,全部依赖于密布各地的光缆网络。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光缆需求约为100万公里,光缆如有质量问题,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给相关企业和个人带来损失。二、恶意软件遭到起诉恶意软件话题2006年可谓站在网络讨论的浪尖。流氓软件包括恶意广告软件、恶意共享软件等,处在合法商业软件和电脑病毒之间的灰色地带,恶意软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相关企业获利颇丰,亿万网民深受其苦。恶意软件愈演愈烈,在其他办法难以奏效的前提下,法律诉讼成为惟一的解决渠道。2006年9月4日,民间组织“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宣布成立,宗旨在于专门打击恶意软件。9月25日,该联盟同时在全国8个地方向法院递交针对一软件产品的诉状,此后又将其他涉嫌恶意软件的企业告上法庭。其中包括中搜、Yahoo!中国、很棒和易趣等。时至今日,多数案件仍未结束审理过程,而个别审结案件也以“证据不足”为由被驳回,显示了诉讼之路的艰辛与坎坷。中国互联网需要新的秩序,面对恶意软件,网民饱受其害却维权无路。专家呼吁,围剿恶意软件,亟须相关法律对其侵权行为进行界定并明确惩处。民间团体把恶意软件告上法庭,是呼唤互联网营销立法的开始,列入诉讼计划的有130多家公司,虽然出师不利,网民依旧对诉讼抱以希望,因为这恐怕是当下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