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屠夫到产业中坚,神舟已得到产业链上游厂商的认同。
符标榜在向高端用户微笑的同时,神舟电脑也完成了向产业中坚的过渡。
据数据显示,目前神舟笔记本电脑在海外市场的月销量已突破20000台,占公司总销量的40%,今年第一季度的海外销量更有望突破8万台。
2007年1月30日,符标榜以神舟电脑公司总裁的身份与联想等PC厂商代表一道了出席Microsoft公司Vista发布会并发言。与会的符标榜表示,神舟电脑自去年11月份就已经成为Microsoft的OEM合作伙伴,同时神舟电脑也准备了新产品预装Vista系统。
2006年8月,北京嘉里中心。神舟电脑在Intel中国公司的楼下发布了4款采用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同时,神舟电脑也是当时全球首个发布采用酷睿2处理器的厂商,这4款产品的发布时间与Intel酷睿2移动处理器的时间同步。包括杨旭、洪力等诸多Intel高层出席了当时的发布仪式。
显然,神舟电脑已经获得了Microsoft、Intel等上游产业商的认可。同时,也在整个IT产业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1年神舟进入品牌整机市场以来,通过6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了PC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神舟电脑已成为国内电脑产业的领导厂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联想,并将业务延伸到韩国、德国等海外市场。神舟笔记本电脑海外月销量已站上二万台的台阶,标志着神舟电脑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神舟现在已经成为了Intel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的进行合作。”一位不愿具名的Intel人士谈及神舟时,对天极Chinabyte做了上述表示。共3页。
每一个高速增长的非成熟市场都将会充满暗礁与风险。这一定律几乎正一丝不差地被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所印证着。尽管在品牌影响力比重大到事关生死的PC市场,新品牌、小品牌或尚需时间积累,或被清理出局,大都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哪怕是一些本身实力雄厚的厂商,也在前进的过程中感到喘不过气。
高速成长的市场容易让人产生“进来就能赚钱”的错觉。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在近几年间进入PC市场的新品牌,都已在最初的兴奋之后尝到一丝苦涩。很多厂商在大张旗鼓投入之后才发现:实际销售的推进竟是如此之难,个别品牌的单省出货量甚至难达百台。
在这一大背景下,神舟电脑究竟何以突围而出?短短6年时间,如何从当初的以低价为主的“价格屠夫”成为在PC领域举足轻重的产业中坚力量?
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国际和国内一线品牌价格不断下压所形成的“多米诺骨牌”,间接影响着接近主流价位的新品牌在这场原本和自己无关的较量中被殃及。而价格下拉的速度之快,更令诸多业内人士砸舌。在这场较量中,离主流价格较远的低价品牌反而会在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中生存下来。神舟进入PC领域后,由于一直执行“低价”策略,因此从产品线上与主流价格差距较大,此时主流价格的少许下调并不会对神舟产生威胁。
价格上的差异化在一线品牌竞相杀价的同时,给了神舟最初的生存机会。但是想要成为产业中坚,就必须树立品牌优势。
或许是在此之前神舟已经看到更许多国内PC大厂早已交过数目在百万、千万级别的“学费”。在大打低价牌的同时,神舟并未放松对于品牌的宣传。2005年,神舟斥巨资签约李宇春为代言人,一时之间引得国内媒体竞相报道,并在销量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PC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依然属于‘奢侈品’,品牌要求无疑更高。如果品牌投入不够,拉动市场将难上加难。这也是新品牌目前身陷囹圄的一个因素。很多新品牌的背景与IT相差甚远,就是原来做IT的厂商,品牌移植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神舟当时下大力气树立品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神舟与其他进军IT领域厂商在眼界上最大的区别。”分析神舟电脑的成功时,曾有评论人士如此评论神舟电脑。
低价切入市场,迅速树立品牌成为了神舟电脑的制胜法宝,但是此时的神舟却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功。共3页。
据相关人士透露,符标榜在加入神舟时,曾第一时间致电给Intel服务器方面的相关人士,并向后者寻求在服务器领域的援助。天极Chinabyte从Intel方面获悉,神舟最晚将会在2007年推出服务器。目前,Intel正抓紧时间,对神舟服务器团队进行培训。此前在符标榜加盟神舟电脑记者招待会上所传出的神舟要做服务器的传言很快即将变成现实。
好的消息接踵而至,神舟电脑在2006年12月初斩获了联合国国际招标的15000台笔记本电脑订单,并已完成了全部交货。神舟方面表示,这批笔记本电脑将在今年3月用于联合国主持下的尼日利亚政府大选。为了让更多选民能参与此次大选,联合国特向全球展开笔记本采购招标。不出意外的话,届时所有尼日利亚公民将看到神舟电脑的开机LOGO。
据介绍,神舟电脑能斩获此次大单,除了价格外,品牌优势也功不可没。显然在经过多年耕耘后的神舟已经获得了包括上游厂商以及国际客户的认可。
“由于电脑用于大选,特别看重机器的稳定性;由于当地使用环境恶劣,笔记本的品质也得有保障;由于数量巨大,价格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曾有人士认为,能够满足以上条件是神舟夺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据悉,神舟电脑还于2007年1月份获得马来西亚三万多台的教育订单,将分批交货。
从2001年进入PC市场时的“价格屠夫”,到2007年已成为IT产业链的中坚力量。神舟的成功显然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共3页。